大众网首页  |  大众网·娱乐  |  娱乐资讯  |  影视快报  |  音乐天地  |  明星写真  |  明星专访  |  娱乐评论  |  娱乐专题  |  娱乐论坛
娱乐搜索
关键字:·萨达姆 ·黄金甲 ·潜规则 ·马季 ·黄健翔
 
人艺艺术风格传三代
2002-07-26 12:00:00

  在北京,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多得是,像饮食业中的“全聚德”、“都一处”,老药铺“同仁堂”、“鹤年堂”;再如文化老店“荣宝斋”、“宝文堂”……驰名京华,生生不息。老字号未必非以百年论,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她所走过的50年历史中,剧目璀璨、演员众多,其演剧风格自成体系,可彪炳后世,也该算是名副其实的京城文化老字号了。

    正如京剧艺术在三百年的沿革中,许多人尽管无缘能一一看到她曾留下的光彩,但是许多人依旧能津津乐道地说出《霸王别姬》、《汾河湾》、《借东风》、《群英会》的剧名。有不朽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也同样有不朽的优秀剧目。京剧如此,北京人艺也当如此。北京人艺一向以拥有一大批叫得响的剧目著称于世,三代艺术家薪火相传,创造了这些经典。以曹禺、老舍、焦菊隐、于是之、蓝天野、郑榕等人为首的第一代艺术家奠定了人艺光辉的品牌;刘锦云、林兆华、林连昆等第二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而任鸣、梁冠华、徐帆、何冰等第三代中坚力量正在担负起新时代的重任。

    ■深入体验生活

    北京人艺是很幸运的,在它建院之初,便得到了老舍先生的支持,剧院在50年前所上演的老舍先生的《龙须沟》,它的创作与演出,当时的确成为了轰动中国话剧界的一件大事。老舍先生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同时,这个戏也成就了在戏里成功扮演了程疯子的于是之,他在23岁那年就已经大红大紫。当年,在大导演焦菊隐的带队下,剧组亲自来到了北京南城的龙须沟体验生活。所以,演员在创作中,给观众留下的是个性鲜活的人物,是流淌着现实生活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龙须沟》的创作和演出,不但使人真切感受到老舍先生笔下众多性格各异的小人物的命运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表演创作上,北京人艺开始在自觉地走着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并成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开端。

    ■精心琢磨角色

    在话剧界,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无论是一个剧院或是哪位演员,要考验其实力或表演才华,得须过一过演出《雷雨》的这道门槛。在中国,《雷雨》是演出最多的一部戏,它拥有的观众也同样是最多的。北京人艺是在全国解放之后的1954年,第一个在中国话剧舞台上演出《雷雨》的剧院。作为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雷雨》并不是那种简单化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每一个演员对它的理解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至今,在许多老演员的记忆中,当年《雷雨》的排练工作漫长而艰辛,总共用了八个月,其中仅体验生活、做分析人物的案头工作就占去了四个多月,这在北京人艺的排戏历史上也是最长的。想象一下,当年在《雷雨》中出演角色的都是话剧圈中的著名演员——郑榕、朱琳、于是之、苏民、胡宗温、董行佶……《雷雨》的演出,由此奠定了北京人艺的风格,表明了这个剧院的导、表演艺术走向了成熟。

    《茶馆》是一代大师们的心智,也是一部悲怆的生命交响乐,它的荣辱毁誉,足可称之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必不可免地留下了一串串历史的印记,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沉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名剧《茶馆》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经典之作,鲜明地体现了这个剧院的表演特色。从著名作家老舍,导演焦菊隐、夏淳,到为观众所熟悉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们,如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胡宗温、黄宗洛、林连昆等,均与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成为《茶馆》风起云涌、一波三折沧桑变故的见证人。他们曾有过兴奋、激动、苦闷和泪水,于大惑不解中生发出对艺术的大彻大悟,所以,他们能成为中国当代最优秀、最有气魄的表演艺术家。

    岁月匆匆,似水流年。当年台上的潇洒、英俊,恍然之间已变为无情的白发与老迈……在许许多多观众看来,演出了374场的老《茶馆》不应该是绝唱。1999年的秋天,在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之时,北京人艺新《茶馆》轰轰烈烈地开了张,以全新阵容再次演绎这部经典作品,也同样把个偌大的京城搅得沸沸扬扬,不仅广泛受到好评,并创下了连续演出66场,票房突破400万元的纪录。

    ■大胆标新立异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人艺《绝对信号》的演出,在话剧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对这部戏的兴奋点来自于对林兆华导演艺术的惊叹。原来话剧的演出也可以像中国戏曲那样,具有舞台的假定性,演员在表演时空上可灵活地跳入跳出,与观众近距离地交流。当年的演出,无论是从表达导演的美学思想还是外在的舞台表现形式上,都令观众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在今天看来,这种形式司空见惯,但在当年,中国小剧场的演出,则是由北京人艺、由林兆华首开先河的。

    1986年,在剧院的历史上,出现了一部引起戏剧界为之瞩目、纷纷评说的戏,这就是剧作家锦云创作的《狗儿爷涅槃》。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从写作风格到导演的艺术处理,乃至剧中的狗儿爷形象都是崭新的。作者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来揭示人物错乱而复杂的内心活动,全剧把展现现实、倒叙回忆、幻觉穿插等场面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当年,曹禺在看过了这部戏后曾这样表达他的感受:两个小时的戏,使我看到了狗儿爷的一生。

    外国戏在北京人艺的演出史上,同样是表达其风格与特点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文革”前有《三姐妹》《带枪的人》《悭吝人》等剧目为代表。在1988年演出的美国剧《哗变》,则成为了充分展现表演艺术最为重要的一部戏。人们惊叹于北京人艺的演员们以精到的台词功力,在中国的舞台上绘声绘色地打了一场美国官司,尤其是朱旭在剧中所塑造的凯恩号舰长魁格的形象,其台词功夫之深,表演之妙,使得观众大为欣赏。

    ■确立京味儿特色

    在众多观众看来,“京味儿”话剧成为了北京人艺的一大特点。诸位名家生长在北京,一生一世受其熏染影响,“京味儿”天然而成。前有《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女店员》,后有《小井胡同》《鸟人》《旮旯胡同》《古玩》等。而1993年《鸟人》的演出,则是耐人寻味的。从票房看,在北京人艺的门前,不仅出现了观众排长队买票的“奇观”,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个月的演出戏票便一售而空。像旋风般骤然在京城掀起的“鸟人热”,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观。对此剧,专家与普通观众一致叫好,可谓“雅士赏之”,“俗人爱之”。

    对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林连昆来说,他在《北京大爷》中精湛的表演,为他的表演艺术巅峰期画上的一个完美的句号。由青年导演任鸣执导的这部戏,在九十年代中期的舞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台体现着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尤其是体现出剧院表演特色的作品,其锋芒直指北京人,故事中所展现的“四合院文化”,暴露了当代一些人的自满、自负与落伍。

    北京人艺在对其风格的继承上所持的态度是发展的、多样的。既有像《雷雨》《天下第一楼》这样传统意义上的戏在演出,同时在演出的样式上也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尝试。网络话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2001年开春登场,轻松地赚进了50万。这大概可归于成功地将网络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在经受了工作、交际的烦乱与纷杂后,它的简单、浪漫使人们寻找到心灵一角的宁静。

编辑:wyy
 
 
 [人艺辉煌50年] 文章导读
·人艺的奠基者——焦菊隐
·人艺降低门槛调票价
·日本戏剧家内山鹑:艺术永远不是金钱
·给母亲过生日 众明星恭贺人艺五...
·人艺庆祝建院50周年 李岚清等致...
·李岚清等致信祝贺北京人艺建院5...
·北京人艺将复排《雷雨》
·人艺经典戏 票房创了奇迹
·人艺50岁庆典 郭老曹话剧齐上演
·人艺建院50华诞 五部大戏票房逾百万
 推荐视频 >>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