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闻 > 第四十七期 > 最新闻报道

于娟日记6月出版 “年轻人生活”是健康杀手

2011-04-25 14:42:00    作者:   来源:文汇报  

这位年轻教师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给无数她认识和认识她的人上科普课——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4月19日凌晨3时许,牵动无数人心的复旦青年女教师、海归博士于娟的生命戛然而止,明天她的追悼会将在宝山殡仪馆举行。但另一方面,她的生命故事在延续——在患病15个月期间,她撰写的生命日记,预计于今年6月出版。
    
    癌症,让于娟的博客骤然“变味”:小资生活再也不是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女教师的生活主题,她在病榻上思考、写作,详实记录自己的治疗过程,分析自己的病因病根……于娟的勇敢,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位并非医学专业的“病榻写手”写出的患病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生命忠告有“伪科普”之嫌。但于娟的话引人深思:至少我在用生命证伪,告诉别人什么是错的。
    
至少能告诉别人“此路不通”
    
    于娟,网友更喜欢叫她“于百岁”,取“活到一百岁”之意。为了求生,她尝试各种方法——哪怕在这位高智商的女博士自己看来是“不科学、不可能”的方法。
    
    今年春节左右,于娟上黄山拜“神医”。“原本上黄山是为了求生,没有想到险些下了黄泉赴死。从黄山回来,癌细胞已经多发转移,沁肺入肝,整副骨架惨不忍睹。”今年3月,于娟在日记中回忆和病友“刘姐”结伴赴黄山行,“活生生饿了两个月”的经历:“在黄山的时候,孩子饿了,刘姐给他泡了一碗老坛酸辣牛肉面,自己也特别想吃,吃了一口,想起李鑫生千万叮嘱,生怕破坏中药药效又吐了出来。孩子说,如果妈妈当时吃了牛肉面就不会饿死了。”“刘姐去医院的前一天,实在没有任何气力,家人请示了杨神医,给她煮了一碗米汤,然而两个月不吃不喝让她的胃千疮百孔丝毫没有胃口,刘姐想吃点腐乳,家人不敢违背了杨神医的谆谆教导,只滴了三滴腐乳汁勉强吃下。”
    
    于娟写道,刘姐的孩子只有六岁,但是刘姐火化那天,这孩子盯着爸爸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爸爸,我知道妈妈是被那两个坏蛋饿死的,不是外婆说的病死的。孩子口中的坏蛋是黄山上的“陈病友李忽悠钟善人杨神医”。
    
    “黄山行”只是于娟的治疗尝试之一,她不害怕告诉读者她的“无知”。“这怪不得别人,只能说我自己不辨真伪……其实作为癌症病人,真的很难辨真伪。医生有时候不敢轻信,亲友又未必懂得这千年不遇中奖概率似的疾病,即便打听到了有相似病例,超过两层关系,就不要去循她的治病方式方法,同时不能去看别人正在治病有多好的疗效,说不定那个是暂时的,也不能像我和刘姐姐那样,搭伴去治病,虽然你不懂但是别人的判断也不一定正确,保不齐,你们是一对受骗者。”
    
    对于自己科学的、不科学的求医经历,于娟有段真切的独白——写于今年3月5日的“致病友和家属战友们”:其实抗癌大军里,我只是一个非常非常渺小非常非常年轻的小兵,不敢妄言什么所谓的经验,更多时候,我用很多次的病危在证伪,证明什么是错的……对于对疾病康复有帮助的东西,我非常乐意分享,所以会有我的生命日记。有段时间我甚至一直在自嘲自己是黑暗里500米高空走钢丝的孩子,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然而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没有人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她在最后写道:“我不想任何一个人像我那样手提着脑袋摸黑探索。”
    
“年轻人生活”,原来是健康杀手
    
    为什么得癌症的偏偏是我——几乎所有身患绝症的病人,都会如此反问自己。病房里,多数患者面对死亡大限降至,会抱怨“自己倒霉”、“上天不公”,然后泪如雨下。早在今年1月26日,在和癌症抗争了1年之后,于娟开始冷静地思考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力争“客观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分析自己,写下一组反思病情的博客。“做这件事对我并无任何意义,但是对周围的人可能会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于娟在这组博客的开篇如是写道。
    
    这是于娟曾经的生活:饮食上“暴饮暴食”“嗜荤如命”,习惯晚睡,10年来不曾在12点前睡过;经常突击作业,信奉自己是那种“不到deadline是激发不出学习热情的”的人……
    
    于娟过的正是一种典型的“年轻人”的生活。然而躺在病床上的她回望过去一些开心的往事,渐渐有了更深的体悟。
    
    于娟在博客中记录道,她喜欢吃荤菜,喜欢吃海鲜。12年前她第一次去位于舟山小岛的光头(于娟丈夫)家,看到满桌子的海鲜,立刻投入了战斗状态,且战斗力惊人超过了大家的预期。于娟患病后想到这些时,意识到的是饕餮的另一面:“我是鲁西北的土孩子,不是海边出生海里长大的弄潮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头每日吃生虾生螃蟹没事,而我长期吃就会有这样那样的身体变化:嫁到海岛不等于我就成了渔民的体质。”于娟试图让更多读她博客的网友们了解节制饮食的重要。
    
    对于晚睡,于娟也痛定思痛。熬夜是为了什么?于娟的答案是:为了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得了癌症后,于娟才知道自己的肝脏有几个指标偏高。肝功能不好就不能继续化疗,于娟焦急地寻找答案,接着,一段医生的话映入了她的眼帘:“熬夜直接危害肝脏。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这不是危言耸听。于娟在博客中告诉网友一些重要的知识: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功能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因此,医生建议人们从23时左右开始上床睡觉,次日1至3时进入深睡眠状态,好好地养足肝血。
    
    “现在这个社会上,太多年轻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或者莫名其妙过劳死,而得到的原因往往是所谓的专家或者周围人分析出来的。因为当事人得了这种病,苟活世间的时间很短,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行长文告诫世间男女,过劳死的更不可能跳起来说明原因再躺回棺材去。我作为一个复旦的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做我能做的事,让周围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如今回望于娟生前写的这组博客,无异于这位年轻教师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给无数她认识和认识她的人上科普课——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本报记者  唐闻佳  樊丽萍
余梁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