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晚风阵阵,东莱首邑潍县城笼罩在浓浓的夜色雨雾之中。 乾隆十一年(1746年)秋天的一个风雨之夜,在白浪河西岸的古老县衙后院里,奔忙一天的潍县知县郑板桥,孤卧书斋,长夜难眠。窗前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引起他无限联想。 他是年初从鲁西范县调任潍县的。正值潍县遭遇灾荒,哀鸿遍野,满眼凄惶。面对危困的灾民,他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在一连三次上奏朝廷没有回音的情况下,他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开仓放粮,赈济救灾。同时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他的大胆决策和有效举措,拯救了成千上万灾民。 可天公似乎有意为难他,先是“八月不雨”,后又“连阴两月”。春夏旱灾刚过,接遇秋涝。不能再开仓放粮了,他已因此受到上峰责难,他想出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办法:“捐廉代输”。拿出自己来潍半年多的养廉银救济灾民。这些天来,他一直为此奔波。可仍无法扭转困局。在勘灾途中,他时常听到老百姓饥寒的悲号声。 他性情上有些疏放不羁,倔强不驯,但内心深处很正统,血管里流淌的主要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作为诗人画家,他主张作诗作画要关切民间痛痒,歌咏百姓勤苦,以慰天下劳人。作为县官,他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特别是对农民格外体恤。今夜,从风吹竹摇声中,他首先联想到的是民间疾苦声。 既然无眠,他就想起作画。他喜欢竹,擅画竹。入仕前,他就在扬州画竹卖竹。他的住所,总是绕之以竹。在潍县县衙大堂后的这间书斋,窗前就新植一片翠竹。他画竹师承自然,清瘦挺拔,立异标新,常常寓情以竹,借竹抒怀。 好,就画竹吧。 他披衣而起,磨墨展纸,挥毫运笔。他画竹,往往是随手挥去,自然成局,而神理俱足。先画上两竿凌空而立、身高叶茂的修竹,再在其下添加上两株孱弱无依的幼竹。在布局上,突出高大与瘦小、荣盛与凋疏的对比。风中飘摇的细竹,在画面上十分抢眼。 风竹图很快就画好了。他伸展身腰,深吸一口气,顿感轻松。按惯例,他要在画上题诗,以诗点题。构图时已在右下方留白。题什么呢?那主题已成熟在胸,要琢磨如何用词来准确表达。他举笔凝眸,胡子微微翘起。闪动的烛光,在粉壁上投下一个清瘦的身影。片刻,他奋笔疾书: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幅书画史上的瑰宝,在白浪河边的风雨之夜,在古老的衙斋之中诞生了。是时,风静雨歇,满天繁星。 郑板桥把这幅风竹图送给了山东巡抚包括,标题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他希望上级能了解下情,关注民间疾苦。此画此诗表明的是他执政为民、关心百姓疾苦的为政思想。他在潍七年,有四五年时间忙于救灾。他还组织修筑城墙,疏浚城河,重修文昌阁。他“忤大吏”辞官归里之日,百姓遮道挽留。潍人怀念他,珍视他的墨宝,片纸只字,视若圭璧。现多收藏于十笏园,供人观赏。这些都是对此画此诗的绝好注脚。 感谢郑板桥,为我们创造了这一杰作。它令那些漠视群众疾苦、罔闻百姓呼声的官员感到愧疚;让那些清正廉明的政治家从中感悟到为官执政的道理。我每次观赏此作,都感到灵魂的震动,仿佛听到萧萧竹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