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精选 

 

有了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

2004-02-11 06:24:50 大众日报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的系统培训不可少。在莱州市,庞大的培训网络为当地数十万农民织就了一条扎扎实实的致富路——

  
  “现在的活咋这么难找?”
  ——三叔的困惑

  三叔是记者的远房亲戚,四十六七岁,孩子念书,他和婶子两人种着不到两亩地,日子过得挺紧巴。春节期间,酒至半酣,三叔发起牢骚:“帮我在城里找个活吧,光摆弄那巴掌大点儿地,挣不着钱。这几年老想出去打工,原以为咱能吃苦,有力气,还愁找不着活干?可城里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求这个证、那个本的。现在,连到建筑队出大力的活都不好找。”
  三叔的困惑是所有中国农村劳动力面临的普遍问题。
  据莱州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和统计局对全市1018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莱州市2000年底有44·8万农村劳动力,其中二分之一从事传统农业生产,10万人做着收入不高且不稳定的打工、小买卖等临时性工作,12万人闲置。由于缺乏职业技术或专业知识,这些人无法实现转移就业。就是那些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也逐渐显现出素质偏低、技能单一等问题,在日渐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上毫无优势,每年有不少人被淘汰出局。
  这一点,莱州市开发区西郎子埠村的村民胡振海深有体会。这个28岁的小伙子现在是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机加工一车间的工人,2月8日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师傅的指点下,熟练地操纵着数控机床。胡振海说,自己曾贩过菜,也到城里打过工,但因为文化水平低,经常是在一个企业干一阵子,就被水平高的求职者挤走。“去年冬天我又第四次回到了村里。”
  胡振海的遭遇,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民都遇到过。除了种地以外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很难在其他领域站稳脚跟。

  “有的放矢,为农民搭起致富桥”
  ——桑国强的自豪

  桑国强是莱州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他告诉记者,其实各级政府早就关注并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但过去只限于种养知识、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农民进城务工应该具备的技能、心理、价值观、创新意识等的培训明显不足。这种培训只能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相对较高的收益,不可能彻底解决其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问题。
  莱州市树立起“全面培训、稳定转移”的观念,以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工作漂泊不定、收入无法保证的尴尬状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有明介绍说,农民受文化水平限制,想让他们一口吃成个胖子,掌握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也不现实。所以,对农民的培训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更要因地制宜,把培训和转移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他们根据莱州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依托水产养殖加工、石材雕刻加工、工业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采、高产高效农业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以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各行业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及职业学校为依托,鼓励有资质和培训能力的民办科研、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服务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体系。
  “没有一个农民能‘跑’出我手心!”桑国强自豪地说,“我们要让每个农民都接受培训,找到自己的致富路。”
  为确保农民学出来,立得住,莱州市先后出台了《莱州市劳动用工管理办法》、《莱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施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取消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的区别,建立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的限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机制;取消“临时工”、“农民工”的身份界限,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上一视同仁;逐步取消户籍管理对就业的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在子女入托、求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鼓励有一定技能与投资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向市区和中心镇转移。

  “没有培训,我哪有现在的稳定收入?”
  ——曲希荣的感叹

  47岁的曲希荣是沙河镇胜建村的农民,现在,她是莱州市贝思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质量检验员,负责检查乡亲们编织出来的草编手工艺品。
  四年前,曲希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妇女。2001年,贝思工艺品有限公司作为莱州市60个对农民培训的基地之一,对分公司周围村庄的家庭妇女,包括心灵手巧的大老爷们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免费草编技术培训。曲希荣每个星期都去认真听课,她知道,赚钱的门路来了。
  公司经理杜玉广说:“我们把原料、样品和技术要求送到农民家里,加工完以后再派人去收,检验合格就把加工费发到她们手里。”这些在自己家里“上班”的农民,每月的平均收入有七八百元。
  培训农民,企业也成了最大的获益者。方希军是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他们公司生产的刹车盘等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他刚刚在已经具备相应技能的1200多农民中挑选了700名员工。
  “企业的很多岗位,如翻砂、铸造,城里人不愿干,农村劳动力又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离企业的要求太远。”方希军说。
  有了对农民的定向培训,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桑国强介绍说,莱州市每年都对企业岗位需求、用人状况进行仔细摸底,然后根据企业需要,调整培训科目,力争让农民学员“出了培训中心大门,直接进工厂大门。”
  杜玉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经过培训的农民,技术娴熟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了,加工的草艺品质量也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客户也多了。连续三年企业出口创汇每年都递增100多万美元!”
  莱州人说,莱州石材加工业、水产养殖加工、草艺品加工等产业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大量经过培训的农民的加盟功不可没。
  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桑国强告诉记者,培训资金短缺,是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最大瓶颈。三年来,劳动就业办公室直接投入的培训资金才30万元,与农民和企业的强烈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看来,在我们这个农民占70%多的国家里,把千千万万农民从束缚了几千年的黄土地上摆脱出来,任重而道远。

  背景链接

  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其获得的报酬也越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就已经达到11年,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不灵敏,缺乏接纳、消化、吸收、应用能力,从而导致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极低,目前我国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2000年,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二三产业转移问题,国家成立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建设部等7部委组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在全国选了83个试点单位,其中,我省的莱州市是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试点单位之一。
  2001年3月,莱州市试点方案通过批准,建立健全了由四个培训集团、18个培训中心、60个培训基地组成的庞大网络,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粮和非农产业转移、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两转三学”活动)。三年来,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其中已有约15万人实现了稳定“转移”。这些原本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高的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吕俊峰 孙忠君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下一条:所谓小节小乎哉?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