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元旦、春节,2个月里连着三个节日,赶着过年换手机的人群让手机商们赚了个开门红。玩转了新手机新功能之后,一个恼人的问题立刻摆到了眼前:旧手机怎么办?
每年2000万部旧手机引发处理危机
目前旧手机的“出路”大致有这样几条:一是送给亲友继续使用,但用了几年的手机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相应的电池和配件;二是流入手机贩子手里,一些不良商贩常抛光打磨换壳,“加工”一番后又使其进入销售渠道,买主上当后自然弃之成垃圾;三是当普通垃圾扔掉;四是扔在家里,最终怕还是进垃圾桶。
把旧手机作为普通垃圾扔掉,危害相当大。科研部门早就明确认定,手机和电池含有金、水银、铅、镉等重金属成分,不加处理就丢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电池板中的铅,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轻则造成过敏,重则可能引致哮喘、破坏DNA;而水银则会破坏脑部神经。此外,手机材料中还含有砷、汞和其他数之不尽的有害废物。有关专家强调,如今国内尚无旧手机回收处理系统,只能将其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这些重金属会渗入地下水中导致严重污染。
据信息产业部预测,鉴于我国手机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当前旧手机的淘汰量全国估计为每年2000万部以上。作为网络时代的高科技垃圾,旧手机已引发了极大的处理危机。
国外已有旧手机回收服务业务
其实旧手机旧而不废,有不少材料可再生利用。比如,1吨废旧手机电池可提炼出100克黄金,而一般含金矿石(砂)每吨含金量仅5克,高品位的矿石也不过几十克。废旧手机岂不是一种品位相当高的金矿石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来组织废旧手机的回收服务业务。
美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废旧家电产品的循环再生计划,IBM公司推出了电脑回收业务,顾客购买电脑时,其中29·99美元付的是部件回收服务费用,以后淘汰时将旧电脑寄给指定的回收公司,不用再付邮费;日本2000年制定了《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负责自己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处理。
在环境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欧洲,旧手机回收的问题2002年年底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政界、企业界以及普通市民都对回收旧手机采取了积极合作的态度。2003年10月,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府就向奥地利电讯提出要求,要该公司在首都组织活动,将维也纳市民手中积存的大约一百万只不再使用的旧手机回收起来。
2003年7月开始,德国电讯的移动电话公司就在手机专卖店内设立柜台,向手机用户分发已经填写好地址和支付了邮费的信封。旧手机持有者只要将旧手机、电池和充电线塞进口袋投入专用信箱即可。德国电讯移动公司的这项回收活动不仅针对和本公司签约的顾客,任何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德国移动交回旧手机。这种回收手机的方式,不需要旧手机持有人自己掏出一分钱。另外,德国电讯的移动电话公司在每回收一只手机的同时,还会向德国环境保护组织捐献5欧元。移动电话公司在德国举行的回收旧手机活动,受到德国普通市民的积极支持,曾经创下在100天内回收10万部旧手机的记录。
制造商和销售商理应承担环保成本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0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达到2·569亿户,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尤其是在国内的大中城市市场,移动电话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手机普及率目前已达到80%左右。在这些大城市,今后几年内的手机销售主要都集中在原有移动电话用户的手机更新上。因此,在这些手机普及率高的大城市建立切实、方便的旧手机回收渠道,已是迫在眉睫的环保课题。
用政策、立法手段作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也是我国给包括手机在内的废旧家电产品找“出路”的必然选择。据了解,目前国内并不缺乏回收利用包括旧手机在内的废旧电子垃圾的技术能力。相反,由于回收利用手机的利益可观,国内不少企业雄心勃勃,计划介入这一环保产业领域。问题在于谁来建立回收渠道,谁来为建立回收网“埋单”。
在这一问题上,国外通行的原则是:谁得益,谁就应该付出环保成本,尤其是利益最大的制造商和销售商,理应在回收方面拿出具体行动来。
2003年10月,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世界著名手机企业联合在京发出移动电话环保行动倡议,提出将主动承担起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责任。而国家环保总局也透露,国家就废旧手机回收正在研究制定一项新的环保制度。至此,我国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初露端倪。
□ 王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