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闹市,一段辛亥往事悄然飘过

2011-10-10 09:29:00     作者: 张榕博    来源: 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青岛四方 现代学校 赃官巷 悲惨世界 胶州报
[提要] 纠集在青岛租界的满清旧臣并没有善罢甘休,辛亥革命胜利后的2年内,满清的复辟政变出现了2次,其中一次就是张勋复辟。其实,100年前的青岛市区只是现在市南区西边的一小块区域,主要居住着欧洲人,台东和台西还是中国传统的乡镇。

▲百年前和现在的青岛大鲍岛。(资料片)

▲百年前和现在的青岛湾海滨大道。(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榕博

  谁还记得,100年前的青岛,这个中国本土文化、海上文化、殖民文化交融的城市,是个什么样子?
  这里有花园洋房,有不再教“之乎者也”的中西结合的现代学校,有像地铁一样宽的下水道,有目光木讷的中国人……然而,这座被称为最接近辛亥进步思想的城市,却几乎没有响应辛亥革命,甚至日后成了满清遗老旧臣两次复辟的重要基地。100年后,许多史学家仍试图“回到”那时候的青岛,寻找答案。
  而记者,也在寻找答案的途中。

  “这里刚刚下过雨嘛,空气潮湿得让人感觉很舒服,很适合人们居住,是个不错的城市。”2011年9月29日,在青岛四方路与芝罘路交叉口,原三江会馆旧址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这位客人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有意思的是,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竟与99年前她爷爷第一次看到青岛时的评价颇为相似。

  当记者跟着长相与孙中山酷似的孙穗芳穿过广州会馆走廊时,时光倒转,仿佛穿过了百年历史。

  孙中山来到青岛

  时光回到99年前的9月28日。

  这天早上7点,孙中山乘坐火车通过中国最古老的铁路线之一———胶济铁路,来到当时德国占领的青岛,而他此行的目的,也是为铁路而来。

  “你袁世凯当大总统,在10年练精兵百万,那我就修20万里铁路,我们配合起来,使得中国富国强兵。”

  这是一个“君子协定”。作为刚刚卸任的民国大总统,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在袁世凯“共商国家大计”的邀请下抵京,一个月后便踏上了考察国内铁路建造的行程。青岛是他在返回上海前,考察的最后一站。

  那天,孙中山抵达青岛时,火车站围满了前来欢迎的各界贤达和学生,连商贾都打出了五色旗。除了英、法等国的记者进行采访外,在火车站出口,德国总督府仪仗队列队欢迎,甚至还有红地毯铺地。

  “大总统阁下,我代表青岛的军民欢迎您,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

  从火车站走出来,孙中山很兴奋,他没有直接去胶澳总督府,而是执意要去三江会馆演讲。

  “我觉得孙中山很可爱,对袁世凯还抱有幻想。袁世凯背叛了康梁,但孙中山还是相信他。”青岛史学学者鲁海告诉记者,在青岛的孙中山不再记得自己曾是大总统,而是一个从政的商人。

  青岛市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张树枫介绍说,此次孙中山是以非正式的私人身份来青岛,所以他闭口不谈政治。在青岛期间,孙中山只是礼节性拜会了德国总督,两人会面只用了1刻钟,其中还包括客套和翻译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在与德国总督会晤期间,孙中山还悄悄拜访了一位小人物———德国翻译单威廉。

  “1898年10月12日,我们的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同时开始了统一的土地整理、规划、拍卖。在建筑上,这里形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我们希望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区。”单威廉告诉孙中山。

  1年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设立广东全省经界总局,着手土地改革,聘请单威廉为广州市政府顾问,辅助孙科规划土地改革,拟仿照青岛之制。

  “中国人必须开放胸襟,破除夜郎自大的心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只有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才有希望产生质的飞跃。”在四方路上的广州会馆,孙中山这样说道。

  “青岛建设得确实不错,因此主权一定要回归,哪怕买回来。”在南下上海后,孙中山下定决心。

  至于孙中山来青岛的真正意图,后人始终在揣测:是考察铁路,宣誓主权?还是为了摆脱落后,学习德国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鲁海说,或许三者都有吧。

  “赃官巷”里的复辟阴谋

  今天,在青岛市原警察局西边有一条路,叫宁阳路,但是老青岛人不叫它宁阳路,而叫它赃官巷。

  当武昌起义的洪流席卷全国时,青岛却迎来了一群京腔京韵的满清权贵。鲁海说,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大批满清旧臣和皇族逃往天津、上海和青岛租界。仅省部级以上的满清官员就达20多人,康有为、徐世昌、庆亲王、恭亲王都生活在青岛。

  “因为徐世昌的弟弟、山东大贪官徐世广还有许多满清贵族都住在宁阳路,所以青岛老百姓戏称那里是赃官巷。”鲁海说,满清遗老遗少之所以选择居住在警察局周围,“我觉得他们是怕遭到迫害,他们认为,住在警察局附近会比较安全。”

  纠集在青岛租界的满清旧臣并没有善罢甘休,辛亥革命胜利后的2年内,满清的复辟政变出现了2次,其中一次就是张勋复辟。而两次复辟的重要基地都在青岛。

  在满清政权被推翻后,德国总督并没有强制中国市民剪掉辫子。“直到上世纪20年代,大街上仍然可以看到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当时来德华大学教书的辜鸿铭还诡辩说:‘我的辫子是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在思想上,你们谁心里没有封建思想?’”

  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金以林认为,青岛就是那么一个矛盾的地方:这里是殖民地,在革命前不受清政府控制,革命后又不受国民政府管辖。因此在辛亥革命前期,这里可以是革命人士传播革命思想、寻求庇护的场所;而在革命胜利后,这块租界也成为满清皇族的避难所,甚至是复辟的大本营。

  辛亥前后的青岛“市井”

  在辛亥革命前后,维克多·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辛亥革命100年后的这个夏天,北京、武汉、长沙、成都、南京等大城市在暴雨过后都成泽国,而青岛却安然无恙。青岛因此被网友尊称为“中国最不会被淹的城市”。

  “今年夏天,全国十几个报社的记者来询问青岛为什么不怕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德国人把雨水和污水分流,它的雨水下水道,相当于现在的地铁,四米多宽,多大的水流都能通过。马路硬化也比较好,下雨等于洗马路,大家都高兴。”鲁海说。

  在如今的青岛高新区,一条名为公共沟的地下管道工程耗资100亿元,被人们誉为看不见的“地下政绩”。

  从1898年开始,德国胶澳总督府在青岛进行统一的土地整理、规划、拍卖。在建筑上,多数房屋层数不得高于三层,每一幢不得高于18米,房子面积不得大于整个院子面积的20%,每条道路必须有花园,必须有行道树。这使青岛具备了一个花园城市的雏形。

  而在辛亥革命之前,中西合办的德华大学也在青岛建立。

  “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就是举人,可以从商,也可以为官,而且可以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升为进士,从这里毕业的大学生有870多人。”张树枫对记者说。

  而作为民主的重要标志之一,100年前的青岛已经出现了多份报纸。“《胶州报》是中国人办的,《最新消息报》、《青岛信报》是德文的。那时候《胶州报》就有副刊,可以评论时局,具有政治色彩。”鲁海介绍说。

  就在晚清最后十年走向没落之时,青岛已具备了近代城市的雏形,这甚至让陈干等同盟会会员第一次看到青岛时,就感受到了某种革命的亲切。

  但这一切,仅仅只是青岛这座花园城市的表面。

  走进中山路上的中国电影院,看着100年前摄影机一帧一帧播放的默片,一个个动作机械、眼神木讷或骨瘦如柴的中国人形象便出现在眼前。在晚清最后10年里,这就是中国人留给世界的印象。

  其实,100年前的青岛市区只是现在市南区西边的一小块区域,主要居住着欧洲人,台东和台西还是中国传统的乡镇。“在当时的青岛,第一等是外国人,第二等是江浙商人,第三等是从北京那边过来的‘大官’,第四等才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他们大多居住在台西、台东那片儿,那边挨着工厂和码头,出力气的都在那边找活儿。”

  鲁海说,虽然德国精心规划的青岛现代而美丽,但那时可以享受这一切的却没有几个中国人,甚至在租界几条主要街道上,即使有中国人偶尔经过,也要匆匆而行,不能在此过夜,更不能居住。

  “虽然青岛的城市设施如此发达,但是可以享受到的只有少数殖民者和江浙商贾及买办。”张树枫说,比如下水道,栈桥附近的下水道是雨水和污水分离的,但是台东地区的下水道仍然合在一起。“德国人留给我们一些当时先进的理念和建筑,但这不是我们幻想殖民者恩荫的理由。”

  如今,青岛的街区风貌依旧,只是当初枝头的喜鹊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刘宝才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