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8 08:0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今年以来,招聘工人一直都很难,尤其是临近元旦更不好招了。”近日,由于人手不足,济南金来印务有限公司经理孙金龙显得较往日有些忙乱。 继今年春天出现招工难之后,入冬以来的“用工荒”又让诸多中小企业主陷入了年终困惑。
涨了工资,招工依旧难
泰安雷诺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档西服制造企业,据公司西服出口事业部副总经理周脉波介绍,接近年底公司接到的订单明显增加,工人缺口较大。“由于欧美经济形势比去年有所好转,海外订单增加迅速。加上南方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比北方省份高,一些订单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5月,急需大量工人。”周脉波说。 据周脉波介绍,公司通过在一些乡镇张贴揽工广告,目前已经招到了1100人,但还有200人的缺口。“为了吸引工人,我们将工资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至少35%,每个工人每月最少也有1800元的收入。” 多年从事劳务输出的济南万家盛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忠说,目前出现的“用工荒”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屠宰、食品加工、印刷、建筑、纺织、家政服务、餐饮、酒店、物业管理和保安等行业,原来不缺工的机电、热电和电话营销行业,下半年也出现很大缺口。 “最近,我们接到很多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同行要求联营合作的建议,对方提出用管理费、分成等优厚合作条件,来共同开发和承担工厂的工人招聘任务。其中,很多企业是待遇和工作环境很好的外资企业,这在往年是不多见的。”万忠说。 据万忠介绍,目前人员缺口远远超过了今年春天,仅仅他们接触到的单位缺口就超过了万人。2010年7月起,每个月的订单缺口就达五六千人。今年“用工荒”与往年相比来得早,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都缺乏,行业分布广、缺口大。
用工荒在局部或将常态化
对于招工难现象,周脉波认为,之所以每年都出现“用工荒”,主要是一些企业不愿意让利给工人。“企业一味抱怨用工难,但却不愿意用涨工资的方法留住人才。工人不是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关键还是要看可以得到多少工资。” 济南金来印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今年以来人员流动性增大。孙金龙告诉记者,除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外,工资低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他根据岗位不同,给工人的工资开到1500元到3600元不等,再增加工资会超出企业承受范围。 除工资收入较低外,经济环境的持续向好是导致用工紧张的重要原因。据万忠介绍,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制造业内外贸企业订单增加非常明显,一些以运输设备和风电设备制造为主的大型企业,在招工中出现需求紧张现象,不管工人技术高低,先招到人再说,以此来应对急剧增长的订单交付任务。 而处于近水楼台的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也直接吸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农村创业环境和融资条件日趋宽泛,使得农民工就近就业或创业者增多。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沿海到内陆迁移的速度加快,很多乡镇出现了各种加工企业,工资和沿海的水平相差不大的话,他们更乐于在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万忠说。 除此之外,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方面自主性增强,也加剧了“用工荒”现象的蔓延。“80后”和“90后”农民工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择业的观点不像原来固定在一个单位不变,大多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同事间的友好感觉和薪资待遇要求比较高,他们认为,必须适合自己才可以接受。这一群体就业心态的变化,导致社会出现了青年劳动力断层现象,并有逐步加剧趋势。
用工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教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红利减弱是必然的。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口红利减弱的迹象已经出现。“十二五”期间,企业职工工资将会有大幅度上涨,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工资收入会有较大增幅,企业给职工涨工资将是一个趋势。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张百顺说,我国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当前到了转方式、调结构、加大内需拉动的关键时期,亟须改变“哑铃形”的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形成“橄榄形”的社会收入结构。 张卫国等人建议,要缓解企业“用工荒”,首先要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使之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相适应,还要考虑价格上涨对实际工资收入等劳动收入的影响。当然,职工工资要有合理增长,加薪不要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在劳动资源配置方面还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对实现劳动供求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可忽视。政府要通过信息服务让劳动者最大可能地了解供求状况,在信息对称情况下避免结构性失衡问题。 据悉,这次“用工荒”极有可能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标志。要解决“用工荒”问题,企业不仅要做好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搭配调整,适当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而且应立足转方式、调结构,更亟须改变“哑铃形”的收入分配结构。 据新华社 继今春出现“用工荒”之后,今冬部分地区招工依旧难。图为一名招聘者因为无人应聘而打起了瞌睡。 东方IC供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