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青年群体犯罪
大众网-山东青年报
2002-07-02 10:13:12
sdqnb20020702
|
|
□沈敏 根据历下区法院近两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的数字调查显示,青年 已成为整个刑事犯罪的主要群体。而且这部分群体犯罪类型比较集中, 主要为侵犯财产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作为这部分群体他们的犯 罪都有哪些特点?是何原因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在侵犯财产犯罪的盗窃及抢劫犯罪中,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团 伙犯罪多。过去盗窃单独作案较多,现在多人盗窃逐渐增加,少则二 三人,多则七八人,而且分工明确,盗窃、销赃“一条龙”。抢劫犯 罪也是如此,单个作案的仅占约5%,其余均为二人以上结伙作案,而 且大多为4至7人共同作案。除共同特点外,他们盗窃和抢劫又各有特 点: 在盗窃犯罪中,表现为:1.盗窃次数多。仅盗窃一两次即被抓获 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均为盗窃三次以上,多则二十余次。2.白天 溜门入室者多。过去是小偷小摸,夜里溜门撬锁作案多,现在“明偷” 多,即白天作案多。3.累犯多。在所判处的被告人中,累犯占了一定 的比重,有些甚至是第三次被惩处。 在抢劫犯罪中,也同样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低龄化。在整 个抢劫犯罪中,15到18岁未成年阶段犯罪率最高,约占整个抢劫犯罪 总和的三分之二。在18到35岁这一年龄段中,抢劫犯罪主要集中在年 龄偏低的18到25岁之间。2.初犯多。在我院审判的这一年龄段的抢劫 犯罪者中,绝大部分为初犯。3.抢劫数额相对较低。所抢金额大部分 在几百元以下,少则几元钱。4.临时起意者多。他们易突发奇想,一 人提议抢钱,大家则群起响应,而且说干就干,不计后果。 除盗窃与抢劫外,故意伤害案件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在这三类高犯罪率中,犯罪人大多为以下几种情形: 1.城市中部分素质差,文化层次较低的无业人员。2.城郊结合部 人员。他们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往往急于改变自身,但囿于自身的素 质和文化水平,极易出现心理的不平衡,企图一夜暴富,心存侥幸而 走上犯罪道路。3.随着外地来济人员的不断增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许多进城务工青年处处碰壁,一失足而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见,进入法治时代的今天,学法、知法,增强青年的法制 观念仍任重而道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