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来自北大、清华等学校的师生观看了电影《刮痧》,讲堂内2400个座位全部爆满。据维持秩序的同学介绍:“《刮痧》的放映海报刚一张贴,同学们就踊跃购票,不到3天,票就全部卖完了。”而影片结束后,同学与影片剧组成员的座谈会场面更是异乎寻常的热烈。
早在2月底,《刮痧》剧组的主创人员就曾在北京的几家影院与观众见面、交流。那时,有梁家辉、蒋雯丽参与的见面会更像是追星族与明星的大派对。在昨晚的座谈会上,剧组成员只有导演郑晓龙、编剧王小平、演员朱旭,前来观影的很多同学在购票时并不知道有座谈会,有关座谈会的启事是在票差不多卖完的时候贴出去的,据组织者介绍:“同学们来看《刮痧》,完全是冲着它的口碑,还有影片里中西文化冲突这个主题来的。”座谈会中,同学们提问的内容广泛,思路开阔,不仅仅针对影片本身,更多的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交流,甚至有学法律的同学,当场讨论“听证会”那场戏的细节。台上郑晓龙、朱旭的连珠妙语,不时博得台下观众的鼓掌与喝彩。而会场的主持也在如此的热烈气氛中变得“如同虚设”。当郑晓龙说到“为什么要牺牲掉自己的文化进入别人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人都应该保留好自己的文化”、“在中国面临WTO,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不同文化的撞击、沟通、反省、宽容就愈加迫切和重要”等由电影而延伸出来的观点时,台下的同学,尤其是一些有出国留学愿望、必须面对不同文化冲撞的同学反映出更强的认同。10点左右,座谈会结束,意犹未尽的学生涌向讲堂外的《刮痧》签售台,排起了长队。晨报记者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