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斯卡电影节上《英雄》未能夺取最后的殊荣,但它毕竟带着强烈的民族精神、高水平的中国制造质量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尽管在对外经贸活动中,中国电影远远没有其它领域的成绩显赫,但是它正踏着稳健的步伐在艰难中前行。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它带给海外观众的影响与日俱增。毋庸置疑,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前景广阔。
中国电影在海外越来越受瞩目
在第25届丹佛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导演陈凯歌的新片《和你在一起》赢得了长达5分钟之久的掌声,当地观众将主创人员团团围住,那份热烈让陈凯歌一行感动不已;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了好莱坞,冯小宁导演的中国影片《黄河绝恋》因为观众太多挤碎了玻璃,美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杰克·瓦伦蒂先生为了维持秩序带头退出影院,等待临时加映的下一场;加拿大多伦多的国际影展,冯小宁导演的《嘎达梅林》放映前四天票就被抢购一空,在不允许站着观摩的法规下,一位白发老人竟然半躺在通道上看完了全片;因为中国电影的出色表现,丹佛国际电影节专门推出了中国主题,中国电影首次在国外影展活动中唱起了主角……据广电总局电影局主管外宣的栾国志处长介绍:仅去年一年中国就有数十部影片参加了各种交流活动16次,涉及美国、法国、丹麦、印度、日本等,有11部影片参加了13个电影节获得了17个奖项,在世界电影评奖排名中名列前茅。显而易见,中国电影在海外影响越来越大,电影主管部门大力实施的“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负责人喇培康分析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给了中国电影巨大的挑战,也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事实证明,中国电影潜力很大、希望很大。
中国银幕形象越来越有魅力
与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的数量相比,中国文化产品在出口数量上还相当少;在我国近年的商贸出口总量中,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化产品也所占无几。然而,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所能承载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要远远大于一场杂技和一个民族歌舞团的海外展演。要让海外观众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人,那些充满中国人性格魅力的银幕形象当是不可忽视的渠道。
著名导演谢飞分析说,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历来怀有浓厚的兴趣,神秘而又奇异的东方古国成为不少西方观众的“中国情结”。然而,它们心目中的中国却相当大程度上还停留在18、19世纪,在许多美国电影中,中国男人几乎不分时代一律长辫马褂。而中国功夫片中的某些暴力色彩和人性错位现象无疑更加对应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片面印象。可喜的是,中国电影的银幕形象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在海外参展参赛的作品都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尊,以人物性格的魅力征服了西方观众。国产农村新片《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的女主演、青年演员李琳对此颇有同感。她说,《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表现的是中国现代农村生活,塑造了一个富而思源的新农民形象,在美国放映引起了轰动,这说明海外观众所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猎奇的伪中国文化。
以拍摄战争题材电影著称的冯小宁导演感慨地说:“中国电影可能存在着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然而,塑造好中国的时代英雄形象却是不受那些条件制约也可以做到的。一个国家什么时候都需要英雄主义,都需要弘扬民族精神,这其实更是好莱坞所倡导的,先进的银幕形象实际上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电影人应该团结一致,以银幕为媒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将与国际市场越来越紧密
著名女导演李少红分析说,中国电影在海外有三块市场,分别是亚洲市场、欧洲市场还有北美、澳洲和新西兰。欧洲和北美市场又分为四大块,分别是主流院线、外国语片院线、音像租赁和电视播放。虽然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风景,但是在主流市场上还属于空白。李少红认为,之所以不能进入西方国家的主流院线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直接的海外发行渠道,依赖有限的专门销售亚洲影片的中介公司,不但难进入主流发行,还会形成新的垄断和屏障,所以影视业急待完善体制。对此,电影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中国电影面向海外市场将不仅仅停留在文化交流的层次上,加强商业属性,尽快打入西方主流院线,让中国电影真正拥有海外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他透露说,国产新片海外推广机构正在积极组建之中,国家在资金、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除此之外,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面向海外市场招商引资的“北京放映”也将在今年夏天再度举办,届时,国产影片的放映数量也会增加,国产电影的对外宣传阵势也将加强。未来的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