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电影文化合作国际论坛”上,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郑洞天的发言博得热烈掌声——
郑洞天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其导演的影片:《邻居》1981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金鸡奖;《人之初》1991年获童牛奖最佳影片奖;《故园秋色》1998年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2000年以后执导拍摄了《刘天华》、《台湾往事》、《郑培民》等,其中凭《台湾往事》获华表奖最佳导演奖。导演的电视剧:《老师》1984年获飞天奖;《寻呼妈妈》1987年获飞天奖;《拜师》1987年获星光奖等。
最大障碍是发行
记者:我发现您多次谈到中国电影总的经济运行比其他国家单薄。
郑洞天:去年我们电影总收入是36亿元,票房收入只有15亿元,绝大多数的国产片入不敷出,不仅不能跟欧美相比,连近邻韩国也远远不如。而且,现在内地国产片、合拍片、好莱坞大片三种片种的单片平均票房比例为1:3:10,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国产电影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上还不适应市场。
记者: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现在电影出现了哪些好的迹象?
郑洞天:首先,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出现审美疲劳,连续两年退出国产年度票房前三名。内地、香港、台湾等联合资本和调动优质资源制作的商业巨片是内地市场最热的类型。
第二,部分民营资本制作的文艺片票房上取得了较大成功。今年柏林、威尼斯等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回到国内后,相当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这些小众电影,部分改变了文艺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如顾长卫的《孔雀》,国内票房达1000万元,创下了文艺片最高票房纪录。
另外,政府的电影管理政策也大幅度改革,行业准入基本无界限,审查剧本制度基本取消,只留下最后一道审查关,审查标准也从以前的纯意识形态转向道德标准尺度。
以上诸多因素催生了高投入商业片的生存环境。今年有8部片子(含合拍片)投资过亿元,而且这些投资人全是民营资本。他们之所以敢于投资,与大的环境有关,这使得电影数量与质量整体都有提升。
记者:这些好的迹象会在某种原因下再度消失吗?
郑洞天:原因有很多,最严重的障碍是发行体制。现在阻碍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关系的,或者说电影还不够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发行。集中一点,就是我们的院线在发行上短视,从没考虑长期培养观众。以中国最大的发行机构中国电影集团为例,年制作30部国产片,但真正自己发行的只有一两部,原因是市场不被看好。
冯小刚救了刘德华
记者:您多次谈到内地与港台电影人处在一条生命线上,请解释一下。
郑洞天:目前三方合作是维系中国电影的生命线。今年台湾只拍了几部电影,香港电影市场也萎缩了50%多,两地的电影之所以仍能生存,我认为和三地的合作有很大关系。反过来,香港电影资源被普遍用在了合拍片上,也延续了内地观众进影院的热情。
记者:那香港电影人认真了解过内地市场吗?
郑洞天:我常常对香港同行说,合拍也好,拍完了进来也罢,如果希望内地是你主要回收地的话,一定要研究这个市场的具体状况。如究竟谁在看电影?观众喜欢谁?
记者:您会给他们哪些提醒?
郑洞天:我觉得他们在研究内地市场方面普遍有缺失。举例来说,五年之前,任何一个香港影星,即便在香港已经过气,像万梓良、胡慧中等,他们的影片过来,依然能赚一把。但现在不行了,香港谁红内地就是谁红,香港过气的明星拿过来就没用了。这个非常残酷。所以说冯小刚真的是救了刘德华一命——如果没有《天下无贼》,刘德华也很快就要在内地观众的视线中消失。
电影传统开始恢复
记者:今年值得期待的几部大片都放在了年底。
郑洞天:12月份将陆续上映《如果·爱》、《无极》、《千里走单骑》、《情天大圣》等片,这将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大检验。
记者:中国电影风雨百年中,您个人偏爱哪个年代的电影?
郑洞天:我喜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电影天生有一种和当时当地生活、和老百姓的心理情绪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功能,或者说它最大的吸引力不光是让你进电影院去享受去娱乐,它一定会和你的情感产生联系,这样的电影才有意义。能做到贴近生活,和老百姓的脉搏一起搏动,是电影最宝贵的财富和传统。
记者:这种传统,现代电影还保留吗?
郑洞天:其实这个传统虽然时断时续,但从没有灭过。近几年的电影又开始恢复这个传统,像《手机》,就很贴近生活。值得欣喜的是,还有很多电影人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