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所著《世界电影史》一书中,评选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其中蔡楚生导演是唯一的中国人。而且,乔治还作出了“中国最杰出的导演为蔡楚生”的评价。由于蔡楚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被评论界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 第一部剧—— 浓厚滑稽风格的搞笑作品 蔡楚生,广东潮阳人,1906年1月12日出生在上海,6岁时随父母回到原籍。他只在村上的祠堂里念过四年私塾,12岁起便离家到汕头一家小钱庄当学徒。在汕头期间,蔡楚生受到了时代风云的激荡,许多进步运动都给他的人生以积极的影响。蔡楚生成了店员工会的活跃分子,他担任宣传工作,开始学写文章,并参加工人业余剧社组织的演出。 1926年,20岁的蔡楚生在汕头一家洋杂货店打工。这一年,上海“华剧影片公司”要来汕头拍电影,导演陈天急需一两个既熟悉本地风土人情,又吃苦耐劳,还懂点文艺知识的助手,经人介绍,蔡楚生被选中。蔡楚生为剧组忙前忙后,眼界大开,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天导演为答谢蔡楚生等人的鼎力相助,决定帮助蔡楚生拍一部短片。 蔡楚生以汕头时弊——赌博为题材创作了一个名叫《呆运》的剧本,讲一个穷鞋匠省吃俭用买了张彩票,无处收藏,只得将其粘贴在门板上。彩票开奖,鞋匠竟中头彩,无奈彩票贴在门上难揭下,只得扛着门板去领奖,一路上跌跌撞撞,冲倒了小贩,砸坏了货架,撞碎了橱窗……领到的奖金正好用来偿付闯祸后的赔款,落得“呆运”一场。 1927年,大革命失败,蔡楚生也因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受到迫害。为了实现他的电影梦想,蔡楚生毅然离开了广东,于第二年来到了他的出生地上海。在卑微的演艺生活中,蔡楚生始终不放弃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他曾在电影公司做打杂的差事,曾在一部武侠片中客串一个无名无姓的“黑兵”……这些卑微的经历却使他自身的业务水平颇有长进、令公司老板刮目相看。经过这几番历练,他终于敢在中国“第一代导演”郑正秋面前毛遂自荐。 1929年冬季的一个夜晚,蔡楚生鼓足勇气叩开了郑先生的家门。据蔡楚生自己回忆,那天晚上,“在忧急中,我顾虑不到自己的见解是否可靠,知识能力是否胜任,劈头就如翻江倒海似的,敷陈我对于中国电影的意见,很冒失地请他信任我做他的副导演”。在这关键的一夜,郑正秋慧眼识珠,慨然允诺蔡楚生担当自己的助手。从此,蔡楚生有机会在郑正秋的提携下,放手进行他的电影实践。 《渔光曲》—— 第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导演 1935年,由蔡楚生导演的影片《渔光曲》,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的“荣誉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 《渔光曲》讲述了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渔民儿女小猴和小猫在渔业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下,家庭破败,不得不随母投奔在上海卖艺为生的舅舅。后母亲与舅舅丧身火灾,一对儿女再次受雇于人,开始了更为辛苦的捕鱼生活…… 《渔光曲》的问世,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电影大都是“神怪武侠”这样脱离现实的商业片。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关注中国电影,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左翼电影运动”,试图摆脱中国电影肤浅庸俗和哗众取宠的现状,《渔光曲》则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 《渔光曲》因采取外景实拍并采用国产设备录音,使得拍摄周期达18个月之久,这在当时电影界实属罕见,其精良程度在当时看来绝对算得上“大片”。1934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该片,将其誉为“冲破中国电影圈向世界迈进、中西人士同声赞美的世界巨片”。更为有趣的是,上海《新闻报》刊登了一幅特大广告,“渔光曲”三个字占据了两个版面,每个字的尺寸足有一部电话机那般大!这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青年观众在观看影片后甚感自豪,觉得国产片可与外国一流影片媲美,便说服父亲自费刊登广告,要让《渔光曲》家喻户晓。《渔光曲》上映时,上海正逢60年未遇的酷暑,人们照样端坐在没有空调的金城大戏院观看,该片连映了84天,创下票房奇迹。 《渔光曲》不仅在上海引起轰动,也受到欧美人士关注。法国作家联合会副会长德瓦勒氏重金购取了全欧放映权。1935年2月20日,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在莫斯科举行“国际电影展览会”,21个国家的影片参加电影节。《渔光曲》因“大胆地描写现实,高尚的情调”获得了由主席苏密德斯基颁发的“荣誉奖”,导演蔡楚生本人未能到场,但这分殊荣使他成为第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导演。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国电影第一部史诗之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楚生在上海、香港继续着抗战影片的编导工作,先后编导了《血溅宝山城》、《游击进行曲》、《孤岛天堂》和《前程万里》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蔡楚生和阳翰笙、史东山一起,回上海建立进步的电影基地。抗战期间的生活积累,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问世做了思想与艺术的准备。 1947年,蔡楚生与郑君里合作编导的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誉为战后电影的里程碑。进步舆论称它是国产片的“骄傲”,“标示了国产电影的前进道路”。 《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个家庭的离合悲欢为窗口,展示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广阔画卷。故事内涵丰富,3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一条线索真实地再现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人民的困苦;另一条线索揭露国民党官僚统治集团不顾民族危机、人民苦难,大发国难财的罪恶及荒淫生活;第三条线索写战后解放区的工作。影片社会背景辽阔,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蔡楚生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与中国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方式相融合,影片结构始终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节奏起伏张弛有致,时空转换自然流畅,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诞生,代表了当时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杰出水平。当时上海总人口约500万,首轮放映时,上海连映3个月,观众数是712874人,即上海市无论老幼贫富,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看过此片。当地媒体以“满城争看一江春”为题,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放映盛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楚生长期担任国家电影事业的领导工作,艺术创作几乎停顿,《南海潮》是他在新中国17年间弥足珍贵的唯一作品。1968年7月15日,蔡楚生去世。他一生自编、自导或与人合作编导的影片有26部,创作了12个电影剧本。这是他给中国电影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代表作品 《无敌英雄》、《南国之春》、《粉红色的梦》、《共赴国难》、《飞花村》、《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孤岛天堂》、《一江春水向东流》、《南海潮》 获奖记录 1936年《渔光曲》: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 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官方的“文化运动委员会”授予此片1947年度“中正文化奖”电影奖的金牌。 1961年《南海潮》:曾被观众选为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后因故颁奖停办)。 本版整理撰写记者 杨新会 实习生 徐素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