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用主持人或承上启下或担任解说并不鲜见,但他们往往大多本身就是播音员或主持人。由《求是》杂志社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潮涌东方》尝试了一条新路,这就是让著名文化人做主持人。由于该片的内容是反映20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运动,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文献性,因此特邀了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出任《潮涌东方》的主持人,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将旁白贯穿全片。
据悉,《潮涌东方》总长度450分钟,每集30分钟,共15集。该片的拍摄斥资近千万元,摄制组用3年的拍摄时间累积起数十万公里的行程,足迹覆盖内地30余省市及海外10余个国家地区;主创人员曾相继采访了中外数百名学者、政要、商贾及其他国际知名人士,拍摄素材和购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资料达10万分钟以上,光其脚本就历经数十位专家学者长达一年的精心撰写和反复论证。
作为一部规模宏大、内容深邃、主题深刻的大型文献片,《潮涌东方》选取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来、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背景下,着重从经济发展的视点来描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运动,在极其广阔的国际视野里再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探索和追求伟大复兴的艰苦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建立共和制到选择社会主义,从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系的确立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华民族为回应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挑战曾进行了坚苦卓绝的种种努力,其间积累了诸多经验教训。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故事轨迹,或许可以让当代人借此领悟生存状态和可能;每一种人生历程和故事情节,或许可以让当代人借此走进一个古老民族的灵魂深处,去感受她的勃勃生机。
《潮涌东方》将文献性、思想性、故事性融合在一起,在散点式的结构中采用见人见事见思想的历史随笔的手法,亦古亦今,大开大阖。让观众通过荧屏实现与千年历史人物的对话,开启向未来学者的发问,沟通世界数百年现代化历程的艰辛与睿智,反映信息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激活古老东方民族内蕴的生机活力。(本报记者骆玉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