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15:5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城乡结合部“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衔接地以及其原住居民。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出现了新的城乡结合部和生活在其中的“新市民”。现在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没有变化,但其居住的居民群体发生了新的变化,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隐性就业群体、大量的拆迁安置居民以及以前的原住居民。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而言,说他们是农民,可他们几乎没有耕种的田地;说他们是市民,而他们基本上都是农户。这些人当中除了原住户外,既有外省区流动人口,也有附近乡村进城的打工族,还有一些拆迁安置居民。他们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而是以打工、做生意或者拆迁补偿等方式获得临时性的、差异较大的经济收入;对这些城乡结合部的新市民家庭来说,由于他们所面临的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型、间歇性就业和失业的波动等事业和生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影响其家庭教育的质量。而这往往会造成父母与子女沟通不畅、家庭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使其家庭教育只是关心学习成绩和身体情况而少有人格方面的培养,难以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或教育不当。虽然城乡结合部新市民当前所处的不稳定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善,甚至最终解决,但是其子女的教育成长却具有典型的不可逆性,当前子女教育的缺失会对其未来的成长造成隐患。关注城乡结合部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时引导并矫正其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对于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期的战略意义。
当前山东省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结合部由于具有多元的社会利益结构、不同的社会阶层、复杂的人群结构等特征,使得其“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比农村和城市显得更加复杂和更有挑战性。城乡结合部是城市里存在的特殊区域,它处在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域,是多种行政管理体系的分界线和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碰撞交融的汇合处。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长的基石。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关爱与引导,决定了其子女的气质、素养与发展,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为学校教育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影响并决定了子女一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俗话说“三岁看大”,可见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意义。及时了解城乡结合部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就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综合考察,分析新市民家庭事业与生活不稳定性造成的家庭教育困境及相关对策是当前山东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项目组在城乡结合部进行了“入户走访”式调查,更回收有效问卷600份,其中家长问卷300份,学生问卷300份。
一、问卷设计合理且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强
把所有的问卷结果进行汇总,统一每一个问题各个选项所占的比重,得出的汇总数据。两套问卷共有33个问题,每个问题的选项基本设三个以上的选项,在问卷汇总中某一个选项超过70%的问题只有3个,反映出各选项答案的“集中度”情况较低,这说明问卷设计较为合理,基本上把握住了把被调查者之间的差别。同时,某一选项超过70%的三个问题,则可以视为被调查者的“共同特征”,可视为本项目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在关于家长的问卷之中,问题7:“您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多少”,所设选择项为“A.了如指掌、B.基本了解、C.不想了解,那是老师的事”,其中选择第二项“基本了解”的家长占81.1%;问题18:“对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您觉得是否有必要”,所设选项为“A.有、B.没有、C.无所谓”,其中选择第一项“有”的家占82.1%。这说明,对家长而言,往往对自己的家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希望进一步掌握关于家庭教育技术,提高自己家庭教育水平。在学生问卷中,问题2“父母是否让你学习一些你不喜欢的课程”,所设选项为“A:是、B:否”,其中,选择“A.有”的学生占75.9%。显然,这75.9%的学生,要么被家长要求上了不喜欢的课外课程,要么就是对正常的校内课程也出现了反感,总之,这都可以反过来印证家长对家庭教育不满意的担忧并非多余。
简言之,简单来看问卷的汇总结果至少可以说明,问卷设计基本合理,能够将调查者的差别体现出来,同时也说明,本项目研究的意义的确现实存在,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他们对各自家庭教育的不满意状态,甚至高于项目申请时的估计。
二、家庭收入与子女教育支出正相关
首先,问卷家庭收入越高,子女的教育支出越高。关于家庭收入和家庭教育支出的问题为:
“1.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家庭所有成员月收入总和()
A.1000以下 B.1000—3000元
C.30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2.您每月用于孩子教育平均支出().
A.200元以下B.200—500元C. 500—1000元D.1000以上”
我们给(A、B、C、D)四个选项分别赋值“1、2、3、4”,即收入和支出水平越高,赋值越高。然后将家庭收入选项相同的家庭汇总,把他们在教育支出上的选项赋值计算平均值,即获得相应家庭收入水平上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结果。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其教育支出越高,如图1。
另外,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在选项B、C两项,即家庭收入为“1000—3000”的家庭,与家庭收入“3000—5000”的家庭之间,相应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的两类家庭,其教育支出的差别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在城乡结合部,存在家庭收入和教育支出方面的两极分化情况,在收入水平的两极,其教育支出受家庭收入的影响大,而在中间收入水平上,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低收入家庭,即家庭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家庭,因家庭收入的不足,导致其子女的教育支出明显较低,其教育支出“赋值”的平均水平为在教育支出方面,这些家庭应是教育救济的主要对象。
三、在高收入群体收入与学历的正相关消失
依照前面所提到的分析方法,我们将家庭的教育程度进行赋值。其问卷设置为: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家长
回收的问卷中“文化程度”一项家庭所填写的答案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和本科”,我们按各类文化程度的受教育时限为基准,分别对上述各项赋值为“小学-1;初中-2;高中-3;中专-3;大专-4;本科-5”,因高中与中专是相同初中起点上教育时限相仿的文化程度,因此赋值相同。
与前面的分析方法类似,将家庭收入选项相同的家庭汇总,把家长“文化程度”的赋值水平计算平均值,即获得相应家庭收入水平上家长教育水平的问卷结果。其相关情况,如图2。
其中家庭收入赋值为“2”的家庭,即其家长文化程度的赋值平均值为“2.278”,微弱地强于家庭收入赋值为“1”的家长文化程度的赋值平均值“2.2”,呈现微弱正相关趋势,而家庭收入赋值为“3”的家庭,其家长文化程度的赋值平均值为“3.25”。概括而言,在家庭收入赋值为“1—3”的家庭之间,即家庭月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之间,收入水平与家庭文化程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家庭收入赋值为“4”的家庭,即家庭月收入水平高于5000的家庭,其家庭文化程度赋值的平均值仅为“2.6”,也就是说,在家庭收入超过5000的高收入家庭,其家庭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家庭收入为“3000—5000”的家庭。家庭收入与家长文化程度之间的正相关系,在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的状态下存在,而在家庭月收入超过5000的高收入群体,这一相关性则明显消失,高收入群体的文化程度并不一定高。这一结果,恐怕不仅存在于城乡结合部,也可能是我国现阶段全社会收入分析状态的真实写照:高收入群体之中,出现了收入与文化程度之间的“倒挂现象”。这种“倒挂现象”不仅是本次调研活动所揭示的,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
1倒挂现象分析如下:
由图表二我们可以看出:
1)在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的状态下,家庭收入与家长文化程度之间的正相关系;
2)在家庭月收入超过5000的高收入群体,这一相关性则明显消失,高收入群体的文化程度并不一定高。
解释:
1)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习经历或者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代表一个人最高的学习经历。学历可以衡量一个人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大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越高就意味着他们拥有越强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特别是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不具备相应的学历,是难以开展工作的,对于这些岗位而言,相应的学历是一个基本前提。学历高的人可以胜任更高层次的,对知识、技术有更高要求的职业,而这种职业的薪水也大都与学历成正相关。在调查者中,月薪低于5000的人从事的职业都是体力劳动或者单位职员,学历高的多从事教师、会计、银行职员等,这些职业多是比较好的职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多是小学、初中文凭,这一系列工作都与学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家庭收入低于5000元的状态下,家庭收入与家长文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系。
2)随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高学历不等于高薪水,即高学历者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绝对的高薪水,当学历达到一定的层次后,个人收入与学历渐渐脱钩。这种倒挂现象与职场薪酬制度、社会关系、个人的社会再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
目前职场的薪酬制度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岗位定薪酬,虽然岗位对学历会有一定的要求,但在相同岗位上,却不是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第二种是以绩效定薪酬。实行这种薪酬制度最典型的莫过于市场营销岗位。这类岗位对学历的要求门槛低,一般在大专以上,少部分甚至只需高中学历。这类岗位除了具有一定的底薪外,员工收入与学历几乎脱钩,其绝大部分收入要靠业绩的提成。第三种是以资历定薪酬。员工的薪酬不仅与岗位有关,也与员工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关。
从这些职场薪酬制度中不难看出,在不同的职业中学历的分量会因岗位的不同而有大小之分。部分职业与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这些部分职业中,如果个人性格、素质、能力与其所从事的职业能够个很好的吻合,很自然就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收入。例如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实践性强的岗位,一个人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对工作业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历对这些岗位的影响就相应减小。
经调查研究、整理材料,我们总结决定工资薪水的因素还存在如下多个要素:
1)工资水平与行业相关。高速增长期的行业求贤若渴,付出的工资当然要比传统行业高。像胶卷冲洗这样处在衰退期的行业,肯定不会给员工开出高薪。
2)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与保护程度有关。国内垄断型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准要高于自由竞争行业的平均水准。
3)工资收入还与所在的城市或区域有关。国内从特大型城市到大型城市、地级市、县城、乡镇、农村,月工资收入依次递减。
4)工资高低取决于大众对职业类别的喜好程度。大家越不喜欢的工作,雇主需要付出更多的薪水才能雇到人,这就是室外、体力、危险工作岗位工资高的原因。年轻人普遍喜爱的工作并不一定是高工资。
5)工资水平与职业工种的风险程度相关。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