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社区发展 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2011-03-27 20:0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临沂河东区彭家于埠社区现有人口1780人,670户,社区党总支下辖三个支部,有党员60名。近年来,社区党总支一班人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真干、实干、大干,把彭家于埠由一个集体收入不过万元的穷村发展成了集体资产过亿元的省级文明社区。
    临沂河东区彭家于埠社区现有人口1780人,670户,社区党总支下辖三个支部,有党员60名。近年来,社区党总支一班人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真干、实干、大干,把彭家于埠由一个集体收入不过万元的穷村发展成了集体资产过亿元的省级文明社区。2009年社区实现工商业总产值2.36亿元,集体年收入63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一、争创先进班子、带出过硬队伍,建设服务型社区
    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服务社区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五个好”、“五带头”为目标,努力在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一是打造服务型社区班子。在社区干部中,开展了“四心”教育,引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观念,做到干工作讲责任心,对待居民心贴心,办事做事讲公心,接人待物有诚心。坚持每月3次集中学习,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到上海、温州、义乌等地学习社区和市场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行“双联系”制度,即每名班子成员联系3-5名党员、3-5名群众,每月到联系人家中走访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培养奉献型党员队伍。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对社区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全部明确了岗位和职责,并在社区公开栏上公示。健全完善了党员组织生活、教育管理等制度,先后投资20多万元新建了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配备了远教设备。大力加强党员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邀请营销专家授课、经商大户现身说法、远程教育点题收看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目前,社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达到60%,“双带”能力强的党员达到80%以上。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争当奉献先锋,建设和美社区”活动,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和特长开展承诺,印制了700多份党员承诺手册,每户居民发放一本,面向群众公开承诺事项、计划目标、完成时限。同时,制订了承诺考评办法,对党员承诺完成情况定期考评,确保承诺兑现到位。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活动,已有30多名党员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敬老助残、扶贫济困活动。组织社区有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6人,开展了以帮生活、帮思想、帮资金、帮创业、帮技术、帮项目、帮就业、帮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带活动。
    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建设实力型社区
    多年来,社区党总支坚持把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最高追求,想法设法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增收,努力打造实力型社区。一是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社区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木材市场、竹器市场、门窗市场、农贸市场、华东机械车辆市场,拥有经营门头400多个、经营摊位500多个,年交易额达3亿多元。今年,又投资4000万元,对木材市场、竹器市场、华东车辆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建沿街楼2.5万平方米。二是实施旧村改造。提出了“打造河东城北商贸综合服务区”的奋斗目标,规划了“一中心、两组团、四片区”的建设蓝图。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500万元,完成了居住一区、商贸一区的建设,建成了16座总计10万平方米的居民楼。今年,又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了第三商贸区项目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三是积极扶持群众创业。鼓励和扶持社区居民开展创业活动,对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进行“五帮”,即项目帮参、场地帮选、执照帮办、资金帮贷、困难帮解,引导社区居民依托市场,从事餐饮、装卸、果蔬食品零售等行业,增加社区居民就业岗位400多个,涌现出产值过千万的企业3家。
    三、健全工作机制、实行规范管理,建设民主型社区
    坚持把“民主治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四民主一考核”,建立健全了“两委”联席会议、社区干部集中办公、任期目标责任制、民主评议干部、财务收支“四字一章”等20多项制度,实现了用制度治村、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财。一是社区事务按照民主程序决策。对社区的年度计划、旧村改造、低保户确定、1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1万元以上的大额开支等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近年来,社区市场改造提升、第三商贸区建设,都是按程序一个会、一个会地通下来才实施的。二是社区事务让党员群众知道。坚持每月7日召开一次民主议事会,及时通报上月的工作情况、财务收支,做到社区办什么事、怎么办、办得怎么样,都第一时间让党员群众知道。同时,在公开栏上,定期公开账目、日常事务、“四议两公开”决议事项进展情况等。三是社区事务让党员群众监督评议。选聘了7名办事公道、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监督员”,会同社区事务监督小组,做好社区重点工作的监督。同时,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对社区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党员、“四支队伍”的作用发挥情况也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在公开栏上公示,并作为评选表彰的依据。
    四、改善社区环境、倡树文明新风,建设和谐型社区
    坚持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一起抓,努力建设设施齐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社区。一是切实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先后投资140万元对社区内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种植绿化树2万余株,新安路灯200余盏。实现了社区内水通、电通、燃气通、宽带通以及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四通五化”。投资30万元建立了联防、治保、巡逻、消防“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二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计生服务室,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省级规范化小学。不断提高居民福利待遇,对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至1500元的养老金,五保户药费实行实报实销。社区每年用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福利支出在200万元以上。今年,社区拿出10万元,并募集资金30多万元,成立了“慈善救助基金会”,已救助12户困难户、病灾户。三是努力倡树文明新风。投资新建了1万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添置了30多套健身器材,安装了电子大屏幕,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专题片。制订了详细的村规民约,每年进行一次“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农家”评比活动。十多年来,社区没有出现刑事案件及不赡养老人、封建迷信活动现象,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