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型农村社区 增强党建新活力

2011-03-27 20:3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昌乐县城关街道三和社区是于2006年8月,由砚家河、高家河、西店等7个村合并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82户、3393人。社区党委辖7个党支部,党员95名。几年来,三和社区党委以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全省一流农村社区”为目标,勇于创新,真心为民,7个村一举实现了“村合、事合、人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社区发展的新路子。
    昌乐县城关街道三和社区是于2006年8月,由砚家河、高家河、西店等7个村合并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82户、3393人。社区党委辖7个党支部,党员95名。几年来,三和社区党委以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全省一流农村社区”为目标,勇于创新,真心为民,7个村一举实现了“村合、事合、人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社区发展的新路子。中组部、国家民政部等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多次到三和社区调研指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今年5月份为全省城乡社区建设会议提供了现场。三和社区先后荣获“潍坊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潍坊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潍坊市‘五好’农村社区”等荣誉称号。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三抓一促:
    一、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党建新活力。从理顺组织体系入手,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健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灵活设置党组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积极探索“大村庄”党建模式,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区服务体系“三个组织、一个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去年,选举产生了社区党委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导班子。社区党委下设服务中心党支部、瓜菜合作社党支部、农贸城市场党支部和5个居民小组党支部,强化了对社区工作的领导。二是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社区党委组建社区党建联席会,定期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服务中心、各党支部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社区一切大事,都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研究。大力实行“一会四制”机制,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社区的积极性。三和社区三期工程建设,在户型设计、前期拆迁等关键环节,先后召开12次党员会议,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并发动党员带头拆迁,带动居民积极拆迁,确保了工程按期动工建设。围绕建设和谐幸福新社区,广大党员踊跃提议案,真情参与社区建设,推动了幼儿园开园、自来水入户、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农贸城环境卫生管理、丹河绿城项目拆迁等多项民生工程顺利建设。
    二、抓好党建规范管理,提升党建新水平。加强党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全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年年初,社区党委与班子成员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具体措施和责任,强化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有力地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目标的落实。二是拓宽党员教育形式。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党建工作知识、党报社论为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三是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帮困扶贫”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了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开展了“双岗承诺”(本职工作岗位、社会奉献岗位)、公推季评明星党员,使党员的先进性在富裕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扬。
    三、抓好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党建新领域。以“为民服务”为宗旨,逐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拓宽服务领域。设立了行政服务大厅、卫生室、警务室等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卫生、安全保卫等10大类40多项服务。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党务政策咨询、接受入党申请书、党员来信来访接待、党员志愿者报名登记、流动党员登记、在职党员报到登记等工作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二是丰富服务内容。社区党委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提供家政、医疗、水电维修、就业指导等多项服务,带动组建了教育志愿者队伍和巾帼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三是活化服务方式。社区党委积极开展帮扶弱势群众活动,专门走访社区内的单亲家庭,了解、掌握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动态,通过联谊、谈心、心理游戏等活动,使其感受人间亲情;以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为载体,开展上门义诊服务,为残疾人送药送饭等,使弱势群体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务求党建新成效。社区党委创造性地把合村并点、集中居住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整体推进,转变了发展模式,整合了公共资源,加快了社区融合发展步伐。目前,18.5万平方米的社区集中居住区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建成单体住宅楼275座;三期多层、高层住宅楼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可容纳5000人居住,节约土地1600多亩。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筹资1100余万元,硬化社区道路1万余米,铺设供排水管道2万余米,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盘活集体闲置土地引进了总投资18.8亿元的昌乐农贸城、国际商贸城、丹河绿城等5个项目,为社区发展注入了动力,一批社区居民就地当老板、做工人。目前,昌乐农贸城一期已经建成投入运营,300多户居民进驻经营。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