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胶州市委组织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县乡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县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基层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落实,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县乡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四种能力”建设。
一、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 县乡党组织抓好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正面教育与从严治党的关系,实现“两个提高”。加强正面教育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从严治党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强有力的保证。抓好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注重在正面教育中突出从严治党,在从严治党中放大正面教育的作用,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党组织的整体形象。结合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的正面教育。通过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及时总结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坚持从严治党,对极个别思想落后党员,坚持正面教育和帮教转化两手抓的原则,既通过总量控制维护好党组织和党员内部安定团结的大局,又注重帮助落后党员找准落后症结所在,通过“一对一”、“多帮一”结对子的方式进行帮教转化,并以不合格党员为个案,深入进行剖析,给广大党员以警示教育。另一方面,要发挥农村党组织整体带动和党员单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同频共振。要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重视农村党组织对党员个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示范带动效应。为此,我市结合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在镇级开展了争创十强党委活动,在村级开展了争创百强支部活动,通过镇村两级的示范带动,掀起了广大农村党员争先进、争一流的热潮,并在广大农村采取“党员1+1”、“优秀党员1+2”模式,党员与困难群众、上访户“结对子”等方式,在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携手共进的桥梁。为使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章可依,我市还推行了农村党员目标签约管理制度,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细化党员先进性标准,通过村党支部与广大农村党员签约定、定责任,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
二、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 如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乡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县乡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统筹安排,在破解“三农”问题、服务“三农”上下功夫,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要把“三农”问题纳入工业化进程中,通过招商引资、城市反哺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式,加速农村的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扶持壮大农村特色规模产业,让农民奔康致富。二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在抓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工作中,要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立足当地实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行政命令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财政、信贷等手段和分配机制来调节;从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具体管理转向着力抓好规划、协调、引导和服务,着重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服务。我市在农村积极推广“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村庄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臧家庄蔬菜协会、洋河奶牛协会、养猪协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协会组织。三是面向农村百姓,强化服务工作。县乡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是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我市总结推广了九龙镇实行便民服务中心的做法,本着“为民服务零距离”工作理念,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创建了面向农村百姓、解决民生所需的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创了新形势下乡镇农村“服务基层百姓、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民主管理,努力提高加快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能力 县乡党组织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领导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坚持政务公开,积极推进本地区农村民主化进程。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关键要落实好村级民主化建设。一方面要创新村级民主决策方法。我市在扩大农村民主、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方面实行了村级民主听政会制度,这是我市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市811个村庄建立起集“民主决策、民主听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一体的“村级民主听政会”制度,通过建立听政组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程序和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定期公开村级政务、财务,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要创新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我市在部分镇村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推行了村级事务“四权”决策机制,即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切实发挥好村党组织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权、村委会的执行权和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权。
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提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 县乡党组织作为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能空喊口号,要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好各项工作责任。一是解决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使广大农村真正享有政府公共服务,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农民得实惠。近年来,我市着眼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大力实施了“水电路医教”五项民心工程,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二是转变工作方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好农村稳定工作。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既不回避矛盾,又要善于缓和矛盾和化解矛盾。我市针对农村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特点,采取了以人为本的农村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基层一线问题,把矛盾控制在苗头和萌芽状态,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创造,成效在一线体现,打造与群众在空间上和感情上的“零距离”,坚持从抓信访源头入手,重心下移、责任下移,着力构建三级(市、镇、村)五层(联户党员、村、片、镇、市级)的矛盾隐患排查调处体系。对排查出的信访问题,采取挂牌销号的方式,逐一加以落实,确保农村稳定。三是关注农村弱势群体,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救济和帮助社会中那些困难的群体。我市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了“双扶”工程,多措并举,对贫困村庄进行整体培植扶持,帮助村庄走出困境;组织全市万名党员干部帮助全市农村万名贫困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另外,还通过开展“情满胶州”等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扶贫济困工作力度,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