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信县委宣传部 雷玉华 翟成新
“幸福河畔有我的家,别墅楼,琉璃瓦,回民新居一副画:自来水进了咱家的门,农家院开进桑塔钠,关爱托起教学楼,柏油路修到家门口,电话教学联了网,足不出户知天下......”近日,一曲悦耳动听的《幸福河畔有我家》在中国鸭梨之乡山东阳信县到处传唱。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阳信刘庙等回族村的新变化、新面貌。阳信县委书记尚龙江告诉记者,这是阳信县建设民族团结和谐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阳信县是鲁北最大的回族群众聚居地。2000年9月,当地回、汉群众因矛盾发生严重的械斗事件——“阳信事件”,影响恶劣。“阳信事件”使阳信人刻骨铭心。近几年来,阳信县新一届班子痛定思痛,把建设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取得了令人注目的骄人成绩。2005年,阳信县委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回族村刘庙街先后被评选为“全省团结进步奔小康先进集体”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杨村被评选为“全省团结进步奔小康先进集体”。
健全班子树正气
春暖花开的季节,记者在回族村刘庙街采访时,正碰到两户群众给村支部送锦旗。原来这两名群众是邻居,前几年都想盖新房,但由于宅基地纠纷,双方争执不下,房子都没盖成。新的村班子上任以后,对事情进行了公正的处理,双方消除了误解,各让一步,都盖起来了新瓦房,两家也由过去的“仇家”变成了朋友。
过去,阳信县一些回族村班子战斗力不强,个别村甚至没有村班子,工作没人管、没人干,矛盾纠纷不断。阳信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经过群众推荐、个人申报、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等,把那些有本事抓经济、有能力保稳定,能干事、想干事、敢管事的能人调整到村班子里来。近几年,全县15个回族村共调整充实支部成员22人,新发展党员45人,各个回族村班子全部建立健全。全县还选派46名机关干部进驻各回族村,一包三年,解难题、建班子、抓稳定、促发展。
村班子健全了,正气树立了,邪气刹住了,各项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在近几年夏秋两季的农业税征收工作中,各个回族村争当排头兵,在两天内就全部完成了征收任务,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综合整治见实效
由于各民族群众散居在一起,不同民族间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是被动应付,摁下葫芦浮起瓢。“阳信事件”使阳信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只有综合整治才能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阳信县在抓好宣传教育、群防群治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依法解决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几年来,这个县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39起,打掉犯罪团伙20个,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32字”方针和“6字”工作法。即:“领导到位、化解矛盾,控制事态、慎用警力,跟踪工作、现场取证,深挖幕后、首恶必惩”;“立足一个‘防’字,抓住一个‘早’字,突出一个‘快’字,克服一个‘怕’字,注意一个‘活’字,牢记一个‘法’字”,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几年来,阳信县没发生一起涉及民族间的群体性事件,全县刑事、治安案件比2000年下降了40%和37%。阳信县成为山东省连续3年无越级集体上访县,并被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富民才能安民
在阳信县城南郊,有一家占地近百亩的中美合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是2004年11月份成立的,总投资1300万美元。短短几年时间,公司产品已成功登陆广东、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
“使各族群众尽快富起来,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阳信县委书记尚龙江如是说。为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这个县专门出台政策,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屠宰、畜产品加工、运销等产业。目前,刘庙10个回族村已有各类加工企业70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8家,共吸引外资2.1亿元,企业年产值达3亿元;从事屠宰、养殖、皮革、运输及畜产品深加工的各类专业户1180户,占总户数的95%,其牛羊肉产品已占到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30%,刘庙等回族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000多元。
“民心工程”暖民心
在流坡坞镇南街村回族群众马桂芝家里做客时,马桂芝忙着沏茶倒水:“同志,你喝吧,这是和城里一样的自来水。要不是党委政府帮忙,我们做梦也喝不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受多种条件的制约,阳信县回族村有“三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些难题,该县实施了三大“民心工程”。这个县多方筹集资金为15个回族村修建了村内柏油路,通上了自来水,为刘庙回民中学新建一座教学楼,为温店镇新建一所回民海尔希望小学。县长赵建明介绍说,近年来,全县共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好事50余件,累计投入资金达1400万元。
群众关心的难题解决了,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工作开展也更顺利了。一次,阳信县进行温水线拓宽工程,需要占压4个回民村的30多亩耕地。人均只有0.3亩耕地的回族群众,不讲价钱,不提条件,积极支持工程建设,使温店等3个乡镇、7万汉族群众、10万亩耕地,用上了黄河水。
回汉群众手拉手
听说过赊东西,但很少听说过赊牛养。可在阳信县的回汉群众之间,这样的事却很盛行。
在翟王镇魏家村汉族群众张义让家的牛栏里,十几头膘肥体壮的改良牛正在悠闲地咀嚼着草料。张义让告诉记者:“这些牛全是给我的回族朋友杨富涛赊养的。”原来,以前汉族群众有劳力有饲料,但无资金买牛饲养;而回族群众手中有资金,却缺劳力、缺草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回汉群众结对子,开展联合养牛,由汉民群众向回民贩牛大户赊牛,育肥后按时价返销,随行就市,盈余自得。据统计,全县已有1400多户汉族群众与回族群众结成赊养对子,赊养活牛达到了1万余头。
在这种你赊我养的经济往来中,回汉群众不但增加了收入,而且增进了理解、加深了感情。据了解,在阳信县,回汉民族之间结成的对子还有很多,如回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县直单位与回族村等。回族干部杨广勤深有感触地说:“回民、汉民谁也离不开谁,回汉群众只有相互帮助、和谐相处,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