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农工委副书记 张道华
青岛城郊包括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五个县级市和崂山、黄岛、城阳三个区,辖122个镇(街道办事处)。近年来,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青岛郊区突破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动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胶州、胶南、即墨和莱西分列第33位、34位、43位和100位,五市位次比上年平均前移20位。“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城郊优势,坚持城乡统筹,深化城乡互动,创新发展模式,力争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发挥城郊优势,走集群带动、组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是发挥青岛城市大工业加速向郊区延伸的优势,提高农村工业集群化水平。青岛已初步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大工业向农村延伸的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已有海尔、海信、青啤集团等450多家城市工业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郊区,在五市形成了40多个销售收入20—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胶南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壮大县域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全市完成GDP2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亿元。目前全市生产总值的60%、地方财政收入的75%、税收总额的80%以上来自工业。以胶南市隐珠泰发集团为龙头的手推车制造企业已达到350多家,产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30%以上,成为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群之一。今后五年,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探索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新途径。力争郊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各市在全国百强县和全省30个经济强县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二是发挥城市资本充足和龙头企业壮大的优势,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水平。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畜牧、水产两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72个,其中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0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去年全市农产品出口18.6亿美元,增长25.5%;其中水产品出口10.6亿美元,增长22.4%,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20 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3%,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三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转变发展观念,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成四个占地面积各达百万亩规模的粮食、蔬菜、花生和果茶花卉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发挥青岛城市大框架初步形成的优势,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近几年,青岛探索出一条依靠组团发展带动城市化的道路。目前,“(青岛、黄岛、红岛)三点布局、(沿滨海大道)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大框架已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加速向农村沿海沿线辐射,城中村改造步伐全面加快,具备了拉动郊区整体迅速实现城市化的能力。去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7.5%,郊区达到45.8%,成为山东省唯一无县、乡建制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城阳区以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为突破口,将全区236个村庄规划为46个居住组团,目前已在区城周边新建城市居民小区26个,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7%,到2007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墨市近年来实施以突破温泉为重点的东部旅游度假区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项,引进总投资335亿元的22个旅游度假和临港产业重点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完成生产总值3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十一五”期间,要遵循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的现代城镇村体系。
四是发挥青岛城市知名度的优势,稳步提升农村经济国际化水平。近年来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仅去年就获得了20多项全国之最,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郊区五市巧打“青岛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有力地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去年,五市实际利用外资20.8亿美元,外贸出口58.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57%和33.2%,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主战场。胶州市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积极推进青岛陆路综合物流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去年外贸出口超过20亿美元,成为江北出口第一县(市)。“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以城市品牌为依托的城乡对外开放互动,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资,不断提高郊区对外开放水平。
二、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
一是打造产业主导型新农村。按照发展块状经济的思路,引导和扶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工业,推动村级生产发展。
二是打造资源开发型新农村。发挥郊区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村庄开发为重点,提高山、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大力发展与村庄资源优势相适宜的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庄发展循环经济,搞好村庄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强新农村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打造城郊服务型新农村。坚持分类指导,引导城市近郊和镇(街道)周边村庄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推动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引导远离城镇但农业条件独特的村庄,围绕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城镇提供优质的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引导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按照“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片产业、改出一片景观”的要求,实施旧村改造,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是打造效益美观型新农村。对于不具有资源、产业等优势的村庄,引导村庄种植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果树林木,发展庭院经济,营造布局合理、美观舒适、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是打造文化旅游型新农村。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挖掘和张扬文化旅游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名牌。重点抓好平度“岳石文化”和天柱山“中华书法名山”开发建设、即墨田横岛旅游开发、胶南琅琊台景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带动数百个村庄走上致富道路。
六是打造生态经济型新农村。对于具有荒山、荒滩等农业资源的村庄,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大规模植树造林;对于具有独特气候、地理条件的村庄,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园林;对于设施栽培比较好的村庄,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沼气做饭、沼渣肥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三、坚持以人为本,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实惠
一是突出抓基础,努力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我市以水、电、路、气、通信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市财政今年安排支农资金13.7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目前全市已有82%的村庄通自来水。今年将投资1.54亿元,完成900个村的改水工程,年底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全市行政村油路通达率达到83%,郊区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前列。今后几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建设城乡水、电、路、通信、气、热等基础设施,尽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覆盖范围,力争2008年前在全市构建起便捷畅通的1小时经济圈;2010年农村公共道路及村内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硬化。从今年开始,设立库区移民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4581万元,用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220个库区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差和贫困落后问题。
二是突出抓基本,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职工及失地农民保障、五保老人生活保障以及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五保五救”体系,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民达到66.7万人;农村应享受五保的人口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06万人,覆盖率达到91.8%;农村低保标准已提高到每人每年1080元。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一免两补”制度;年内完成84个镇卫生院和3119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并对兼职从事农村公共卫生的村医实行补助;完成6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1200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在农民个人筹资水平不变的基础上,加大市和区市两级财政投入,将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确保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转移就业7万人以上。
三是突出抓基层,充分调动镇村组织和农民的力量抓好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目前,全市村“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6%;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1072个,带动农民30多万户,占总户数2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从市直部门抽调数百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对60个欠发达村和220个库区移民村实行对口帮扶,构建新型和谐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加快了经济困难村的发展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