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德建
济南市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实行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建设路子。今年以来,济南市农业部门加大调研力度,结合济南实际,提出新农村建设应着重探索六条路子,现在各县市区正在积极实施之中。 特色产业带动的路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布局,在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上找路子,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在经济增长上下功夫,形成分工合理、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如章丘大葱、商河大蒜、平阴食用菌、曲堤黄瓜、董家草莓等,主要是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工、商企业带动的路子——实践证明,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和广阔空间,要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农民持续增收。今年上半年拉动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产业收入,分别增长23.8%和150%。这方面历下的特色较为明显。 观光休闲产业带动的路子——目前全市已建成观光旅游农业190余处,农家乐1000余家,年接纳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5亿元,基本形成了“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摘果、冬季滑雪、全年农家乐”的观光旅游农业新格局。建设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在南部山区。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的路子——目前,济南市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88家,今年认定了33家市级重点合作组织。这些农业经合组织已经成为沟通千变万化大市场和千家万户小生产的桥梁,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农民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业经合组织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要积极推广商河“两委+三会”和“支部+协会”的做法,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劳务经济带动的路子——目前,全市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劳务输出开始实现由自发转移向有序组织的转变。今年全市力争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次,经过培训的农民,90%以上能够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全面提高。发展劳务经济,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市的多数镇村都在这方面加大了实施力度。 城市(镇)化带动的路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城市(县城)和中心乡镇建设的加快,城镇周边村庄的土地相对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降低。这些村庄,应切实管好用好土地出让金,在优先解决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科学组织旧村改造,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转变,带动新农村建设。这是济南市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研究突破的一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