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征文作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2006-10-18 10:46:12 大众网
   
 

中共东明县委组织部  刘东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统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要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工程就必须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国虽已总体达到了小康,但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城乡差别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再不重视农村,中国的巨大差别将会引发巨大社会动荡。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实现真正的全民平等,是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本身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理念。保持党的先进性,重在行动,贵在实践。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去。所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二、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但无论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建设精神文明,还是“村容整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建设政治文明,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要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搞好企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多创经济效益,并以此带动和保障粮食生产,使各项生产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要实现“村容整洁”,就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在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多动些脑子,使自己的村庄变得树木葱茏,花草相映,干净整洁,清新宜人。要实现“管理民主”,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村务上实行群众自治,对干部实行民主评议,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意义深远。
  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次重大实践,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吸氧仓”、工作上的“加油站”、作风上的“定向标”,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党员认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加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建立了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了良好开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也要随之转移,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当中,大力提高领导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的能力。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
  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最贴近群众、最有号召力的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要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之中,通过“三级联创”活动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突出特色,不搞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身处农村改革与建设第一线,居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使命,树立新理念,作出新贡献,不断提高统筹协调各方能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能力、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能力、化解各种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扮演好三种角色:一是“倒苦水的缸”,了解群众的疾苦和所思、所想,当他们的知心朋友;二是“篱笆上的桩”,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他们的“主心骨”和“暖心人”;三是“碾顽石的夯”,努力克服新农村建设中的艰难困苦,使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农村党员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要做勤奋学习的表率,抓时间学,挤时间学,成为各项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明白人”;要做勤劳致富的表率,树立起“有经营头脑、有经济实力、有致富技能、有发展眼光”的新形象,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 “领路人”;要做服务群众的表率,身体力行、力所能及为村民提供了便利服务,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维护大局的表率,积极协助党组织做好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成为村务上的“热心人”;要做移风易俗的表率,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新风尚的“带头人”。

  编辑: 杜福
 
 相关新闻
· 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小康化的调查与思考
·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几项工作要求
· 济南发展县域经济 探索新农村建设之路
· 大抵有基方筑室——谈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建...
· 打牢“四个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 工农两线齐手抓 共建文明新农村
· 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小康化的调查与思考
· 实施“党员认岗服务积分制”探索党员服务...
· 章丘市埠村街道办事处——激发内部活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