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思路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11-01 09:41:12
大众网
|
|
|
|
栖霞六山一水三分田,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典型的山区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多生态美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中共栖霞市委办公室
栖霞六山一水三分田,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典型的山区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多生态美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115个村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一、立足实际,选准载体,从全局的高度谋划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选准载体,突出特色,稳步推进。栖霞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近50%,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生态优势是栖霞最大的比较优势。栖霞的新农村建设,不能与周边县市比海大楼高、比现代设施,必须立足实际,扬长避短,打造特色品牌。经过全面审视,全市新农村建设总的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全面实施“一图、两建、三改、四通、五化”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田园风光秀丽、乡风淳朴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具体讲,就是要突出一个载体,实施两步走战略。“一个载体”,就是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两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到2007年底,全市集中打造文三线、同三线、张栖线三条生态文明长廊;中心镇每年20个,其他镇街道每年10个,成串连片,集中培育,使35%的村成为生态文明村。第二步是从2007年起再用五年时间,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形成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在工作指导上,坚持一个方针、落实一个方略、把握好五项原则。“一个方针”,就是坚持中央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个方略”,就是“党政搭台、以城带乡、工业反哺、社会帮扶、全民参与”,引导各方面资源向农村延伸,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五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的原则。做到坚持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原有土地政策“三个不变”,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二是坚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三是在整体启动的前提下,做到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四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五是坚持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守住“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增加村集体债务”两条底线,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创新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具体推进上,必须在整体启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集中培育农村特色经济。建设新农村,产业是支撑。对栖霞来讲,就是要提升两大特色产业,拓展两个链条,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两个特色产业:一个是苹果产业。栖霞有65万亩果园,年产果品10亿公斤,有“中国苹果第一市”、“苹果之都”之称。当前,主要是按照提高苹果质量、提高苹果产业化水平、提高苹果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大力弘扬苹果文化“三提高、一弘扬”思路,促进苹果品质、规模、产业化水平、市场营销、产业科研五个方面保持领先,进一步叫响“果都”品牌。另一个是生态旅游业。栖霞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牙山、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以及艾山温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是抓好牟氏庄园、太虚宫、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家乐旅游和红色旅游六大景区建设,努力形成新的产业支撑。两个链条:一个是完善生物循环链条,发展循环农业。在巩固推广以果品为核心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和以沼气为核心的循环链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其更加完善。另一个是农业产业化链条。要充分利用苹果、食用菌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核心是农民得实惠、增收入。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转移农民。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加快改造城区(园区)村以及产业化龙头连基地带农户等方式,加快农民有秩序转移。力争年内转移农民5000人以上,“十一五”期间转移农民5万人以上。二是用科技武装农民。充分利用好“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载体,开展好“三下乡”活动,大规模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带富农民。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引导有条件的村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田园休闲游、“农家乐”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做好三篇文章,力争年内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0元。 (三)全力打造生态优良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既是“村容整洁”的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农民目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围绕改善农村形象,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突出:突出抓好村庄规划。对中心城区的近郊村,经济开发区、桃村镇的周边村,按城市化要求发展现代经济新村;而其它大多数村保持原风貌特色,按生态型新村来规划,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突出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把清理“三大堆”、治理脏乱差、改变农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抓好128个重点生态文明村和境内白洋河、清阳河、漩河、外夹河主要河道、河床脏乱差问题的综合治理,使农村尽快美起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突出抓好大绿化工作。坚持浓墨重彩绘新村,大手笔、大规模植树育林,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努力营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园林式生态新村。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社会事业是多来年农村工作的短腿,欠账最大。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从解决农民“三最”入手,破解“水电路医学”等难题,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上。200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多方筹集资金,使80%的村通上自来水,彻底解决部分农民吃水难问题。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去年,市卫生系统大力推进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建立标准化卫生室200多个,一个卫生室辐射3-5个村,给群众看病就医很大方便。今年要在深化到位上下功夫,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农村卫生事业提升到新层次。在解决上学难问题上。去年,教育系统先后对2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社会反映比较好。今后几年将重点抓好师资培训,控制教育收费,为08年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杂费搞好过渡,让农村孩子切实上起学、上好学。在扶贫济困工作上。重点是落实好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政策,开展经常性的爱心救助活动,让农村弱势群体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 (五)全面营造农村和谐文明。打造和谐文明乡风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工作中,围绕打造安居乐业、健康向上、安定和谐的新农村,一是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夯实农村执政基础。牢牢抓住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遇,本着“扣紧新农村建设一个主题,着眼农村党员群众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两个提升,坚持党内教育与全民教育、党性教育与主题实践、党员教育与基层组织建设、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四个同步推进”的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基础。二是突出财务委托“双代管”,健全民主管理。栖霞农村近几年比较稳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次成功换届和农村财务“委托代管”。为巩固农村稳定的社会局势,我们充分利用先进性教育整顿提高阶段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继续用“双代管”来牵起农村民主管理,完善制度,使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三是活跃农村文化,倡树文明新风。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重点抓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每个村都有一处文化大院,让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阵地、丰富群众生活。四要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农村新秩序。主要是着力健全矛盾排查调处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和控制,努力建设“平安村居”,营造和谐农村新气象。
三、强化领导,拓展思路,以过硬的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大课题、硬任务,必须用心用力,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2名副书记以及相关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全额拨款的农村工作办公室,单列市委工作部门,编制8人,集中精力靠上抓新农村建设。镇街道实行镇长负责制,明确一名副书记、副镇长主抓,有关部门也拿出一名副职主抓这项工作,从而形成领导有力、上下贯通、人员精壮、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为有效调动市直部门反哺农村的积极性,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在全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驻村”活动,对101个后进村进行集中帮扶。2005年,又筛选了128个部门包帮建设生态文明村。下步,还将按照烟台市“3+1联手共建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力量,动员更多的部门和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拓宽思路,加大投入。建设新农村,筹集资金是最现实的困难。工作中,我们在加大包村帮扶力度的同时,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认真研究本地“能人资源”,联系动员他们为家乡投资办实事;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在为群众服务中增加集体收入,多渠道解决投入问题。三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近几年,我们一直把生态文明村创建列为岗位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今年又在岗位责任制百分考核中,拿出10分用于新农村建设考核,市委农工办、考核办跟踪督导,每月一考核一通报,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
|
|
编辑:
杜福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