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刚 王林霞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只有20个字,却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有一些难题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需要我们努力把握并认真加以解决。
难题一: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与我国基本国情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当前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以农户为基本单位,投资能力不强,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种什么、怎样种"仍居于主体地位。对于多数农户而言,"种粮保吃饭"的自给性消费成为首要目标,市场农业只处于边缘地位。这种状况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越来越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规模经营为主要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和使用现代生产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新农村建设,无论在经营理念,还是经营手段方面,都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变革。这次变革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商业文明在农村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次变革不仅仅停留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这些细枝末节的层次上,而是涉及到农村生产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基本国情的制约,其中主要是耕地和人口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耕地除具备生产资料要素功能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起到稳定社会、保障农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功能。对土地的这一基本要求和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这也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农村将长期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难题二:现代民主政治要求与政治文化传统的矛盾。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就是要求真正实现以公民为本位的社会,其要义是民主、平等、自治、广泛的政治参与。而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政治文化,一直在坚持并不断强化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这种制度建立在因血缘而产生的自然尊卑关系上,它以父权、皇权为核心,强调家国的同一性,以家长本位和人治为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相当匮乏,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矛盾和冲突。建国以来我们致力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但几千年以来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使得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至今没有被完全打破,特别是在农村,家族、宗族势力仍是影响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障碍。近几年实行的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改革的重大实践,本来我们的目的是以此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调动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促进农村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但是,我们注意到,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在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两委”关系问题。对此,各地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应对措施,集中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发端于山西省河曲县城关镇岱狱店村的“两票制”,二是最早出现于山东威海和广东顺德“一肩挑”,三是初创于武安市“一制三化”。这三种模式虽然都不完全符合法律要求,但在实践中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文化传统对当前农村的巨大影响。如何真正实现公民本位的社会,切实保障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是当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难题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落后思想观念的矛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乡风文明。但是当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信仰出现危机。长期以来,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农民目光狭隘,同时,由于农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抵御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风险,加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乏力,使目前农村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一些农民缺乏正确的人生信仰,封建迷信思想大行其道,这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二是封建宗法思想和势力抬头。不少村民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家族之间因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和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而使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化,摩擦不断,有时甚至酿成群体械斗事件。三是市场经济观念不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使得农民商品意识淡薄,农村的中介组织未充分发育,市场信息不畅,农民负担过重,积累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许多农民只求温饱,缺乏创业意识和冒险精神,使得整个农村缺乏生气。农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上述三个方面以外,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这三个方面更带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