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 邓有峰 郑洪兴
一波波发展热潮前赴后继,一处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劲吹……盛夏时节,走马昌乐农村,一幅幅富裕、秀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流光溢彩,直炫人眼。
龙头携产业劲舞 品牌助效益腾飞
画面一:一年的紧张施工,乐港公司投资1.5亿元的百万头生猪宰杀线正式投入运营,又一条农业产业化链条"焊接"完工,2000户农民由此养上“合同猪”,增收有了“主心骨”;360天的严格监测,白塔万亩芋头基地顺利通过转换期认证,绿色产品升格为有机产品,“身份”决定“身价”,库区农民喜上眉梢。 新闻延伸:“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第一位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增加,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花兆贤如是说。 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昌乐农业勇挑大台,敢唱主角,一批大龙头、大基地、大品牌迅疾“亮剑”,强势出击。在助推乐港、永昌等骨干龙头上档升级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新上快上了百万头生猪、百万只肉免等大批新的龙头,182家农业龙头企业“群山竞峰”,直接吸纳带动农村劳动力8万人,全县7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西瓜、蔬菜、芋头、肉鸭、生猪等十大产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全县通过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5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1个,规模化种植基地达44.1万亩,标准化养殖场220个。1-5月份,昌乐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1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05元,同比增长19.8%和22.8%。
“三有、三化、三通、三进” 件件实事落心坎
画面二:“村里主要干了三样事:一是落实规划部门对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二是新建了50亩的产业园,引进投资500万元的煤炭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特殊材料加工项目;三是投入40万元对大街进行硬化,安装路灯30盏。”面对专题视察新农村建设的县人大代表团,朱刘街道西魏村党支部书记刘培文的汇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 新闻延伸:“好事一定办实,实事一定办好。”这是昌乐新农村建设中点击率颇高的一句话。 春节刚过,县委、县政府即安排有关部门几番赴外地学“真经”,多次到镇村摸“实底”,着眼群众所想所盼,科学制定了三有(有村庄规划、有产业园区、有社区化服务)、三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三通(通水、通电、通气)、三进(电话进村、有线电视进村、宽带网进村)的可选性目标。因村而宜,全民行动,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应时上马。 县级领导靠上指导,县直部门靠上帮扶,镇村干部靠上落实,“三靠”靠出一片天,短短几个月时间,昌乐农村叫人眼前一亮。“三有”工程:相继有4个镇完成总体规划,79个村完成村庄规划,30个村完成规划前期测绘;10%的村上了产业项目,集体经济有了“小靠山”。“三化”工程:91个村街道实现了硬化,镇村林木覆盖率达25%,45%村成立了保洁服务队,"脏乱差"得到根本性整治。“三通”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项目45个,555个村通上柏油路;300多个村喝上洁净的自来水。“三进”工程: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6%,固定电话入户率达69.2%。 数字里面见真功,件件实事暖人心。这样的速度,这样的干劲,老百姓焉能不满意?
文化+公开 双弦高奏“农家乐”
画面三:村委大院东厢房是吕剧剧团活动室,吹拉弹唱器件样样俱全。夜幕初垂,三三两两的人群在此或拉或唱,其乐陶陶;南北大街中心位置是村务公开栏,现金收支、计划生育等“八项内容”一目了然。每月8日,多有群众到此驻足细观,共参村是。如乔官镇乔南村一样,昌乐的农村文化阵地与村务公开阵地建设比翼双飞,相得益彰。 新闻延伸: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昌乐不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上下功夫。围绕提升农村文明化水平,狠抓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全县16处镇(街道)全部建起文化中心,三分之一的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涌现出了“红月亮艺术团”、“红清文艺演出队”、“同乐社”等10多个民间演出剧团。到目前,已组织“倡文明、树新风”演出120多场,参与群众7万人次,新农村建设“动力”十足。不断完善“两会两组八上墙”、“一巩固四延伸”、“两提高三深化”等制度,赋予村务公开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实现了“真公开,公开真”;积极创新村务管理监督机制,村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务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村两委办事更公平、公正,决策更谨慎、细心,有效融洽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全县上下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