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征文作品

张玉亭的乡村情怀——记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亭

2006-12-31 11:05:39 大众网
   
都说,付出的越多,回报的就越多。的确,张玉亭付出了整个身心,得到的是父老乡亲的真心拥护和一片赞誉。
 

仵德建  燕永清  张吉山 薛山 李娟


  毛坨村的变化,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而提起这创造奇迹的人——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亭,更是不由人不竖大拇指。
  八年前,年仅33岁的张玉亭“受命于危难之际”。八年里,他励精图治,将一个局面混乱、经济落后的村庄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昔日的穷村、乱村变成了一个民富、村美、风正的新农村。
  八年的艰苦创业和辛酸经历,在张玉亭生命历程中留下了太多的印记。日前,记者走进毛坨村,沿着张玉亭跋涉的足迹,去探寻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如何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俺要让‘盐疙瘩’ 变成‘金疙瘩’”
  毛坨村地处利津县北部的“碱窝窝”,全村120户480口人。八年前,当地还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毛坨村,太偏远,出进交通不方便,远离水源年年旱,土地宽阔光盐碱,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
  穷则乱。毛坨村是出了名的难办村,村里多年欠交农业税;村里学校新安装的门窗一夜间被偷光,新砌的砖墙也被人扒去砖头卖了钱;赌博、酗酒的就更不用说了。
  为彻底改变毛坨村贫困、落后的局面,镇领导多次到该村党员、群众中征求意见,物色村支部书记人选,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在外打工多年、开装饰公司的张玉亭。“张玉亭人年轻、脑子活、有能力,让他担任村支部书记,准没错!”。
  面对着村民一双双渴盼的眼睛,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不站出来,更待何时?干!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更有这份责任。“自己富了又能怎样,看着乡亲们受穷,能心安吗?带着大伙一起富裕才是正事。为了毛坨,俺豁上了。”1998年冬天,张玉亭走马上任了。
  经过村两委几十次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毛坨穷在土地上。村里的土地虽说有6000多亩,但大多是盐碱地,人种天收,收入寥寥;要实现毛坨村脱贫,必须改造盐碱地,让“盐疙瘩”变成“金疙瘩”。可是,搞开发需要启动资金,租机械、打水库,哪一样缺了钱都不行!那段日子里,张玉亭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四处讨借。托关系、找门子,终于请来了陈庄镇一家泥浆泵施工队。可施工队进村一打听,村集体是个空壳,人家怕村里欠了债还不上钱,拔腿就想走。张玉亭拍着胸脯说:“要是还不上钱,把俺家的四间砖瓦房给你,咋样?”。就这样,施工队与村里签了2000亩盐碱地开发施工合同。当年,群众在新开发的台田上种植了棉花、花生、葡萄等作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75元,比1995年增长了三倍。
  初战告捷,让张玉亭信心倍增。他寻思着,黄河口到处是盐碱地,何不成立一个开发公司,专门干盐碱地开发的买卖呢!于是,“利津田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这也是全市第一家村级股份制农业生产开发公司。短短一年,公司就为周边地区开发盐碱地4000亩,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借鉴田野公司的运作模式,毛坨村又相继成立棉花加工公司、板房加工厂等经济合作组织。
  随后,张玉亭又带领村民大打产业结构调整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让昔日的盐碱地流“金”淌“银”,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005年,毛坨村由人均不足1亩地增长到7亩;人均纯收入由以前的850元猛增到6000元;村集体资产增值23.2%,集体公共积累突破100万元。
  “俺要让村庄 彻底变个样”
  张玉亭时常打量着村里的一切,路制约着毛坨村的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要变化,先规划”。1999年春,毛坨村父老乡亲盼望多年的柏油路建设工程动工了。开工那天,张玉亭作了战前动员:“咱村穷,没钱雇施工队,怎么办?自力更生!每年修一段,十年后把毛坨搬到交通要道上去!”此后,整个村子都出动了,马车、牛车、三轮车、拖拉机齐上阵,村民们吃住在工地,外村人戏称他们是“大兵团”作战。
  从张玉亭上任那一年起,毛坨村每年都在修路,并且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修了高质量的路。村里总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6纵6横总长达4公里的街道和12公里的柏油路,使全村公路覆盖率达到了100%,成了全县第一个实现“户户通”的村,并实现了与罗金路和河口区对接。
  与修路同步进行的是村庄规划。张玉亭请来专家为村里搞了详细村庄规划图,实施“老村新改”工程。为保证实施,张玉亭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居住在改造区内且长期无力建房的户,经村两委协调后搬到规划区外居住,采取“房屋+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出让给有能力建房的户,其房屋补差由村两委协调两家解决。这样一来,达到村集体、新建户和搬迁户三方满意。2004年以来,共兑换房间40间,面积600平方米。 建设难,管理更难。张玉亭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经营谁治理”的原则,由村两委与农户签订“文明环保”责任书。群众凡在自家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的,都由村里免费提供花苗树种,全村现在种植了4000多棵优良树种。村里还投资120万元,进行了改厕改圈,新建了80个沼气池。今年又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综合办公楼和文化广场。
  “俺要让乡亲们 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张玉亭是乡下人,可他也向往城里人的生活:购物放心,看病省心,吃饭下馆子,上网查信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里人生活的像城里人一样。
  毛坨村离镇政府驻地20多里,群众购物、就医极不方便。张玉亭琢磨着何不成立一个综合服务机构,把镇上那一套搬到村里来。2005年,村集体和60户村民共同入股建起了全省首家村级综合股份制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设百货放心店、生产资料放心店、医疗卫生室、餐饮部、图书室等。有了服务中心,乡亲们只要打个电话,化肥、农药就送到田间地头;只要打个招呼,科技书籍立马送到家中。更让乡亲们高兴的是,年底还有利润分红。
  听说县里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工程,张玉亭连夜找到有关部门:“只要把试点放到俺村,俺保证搞出点名堂来,向上级有个交待”。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村里20户农户装上了信息交换机。今年6月份,村里的葡萄生了白肤病。村民王传甲在网上发布了求助信息,第二天上午,专家就开出了“药方”。按照专家的指导,村里500多亩葡萄园转危为安,现在都卖上了好价钱。
  对弱势群体,张玉亭更是关怀备至,不让任何一户群众掉队。他从村集体新开发的土地中专门划出300亩“扶贫田”,无偿分给病残户、特困户耕种。那一年,扶贫田长出了白花花的大米。贫困户支文秀家过去是逢年过节才吃大米饭,那年她家收了9000斤大米。女儿的一句话,让她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妈,以后咱家顿顿都能吃上大米饭了。”据了解,这些年,张玉亭为困难户、病灾户捐款、垫款不下10万元。
  “俺要让文明 在这里扎根”
  在毛坨村的村委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厚摞规章制度和满满两档案盒的会议记录。这可不是摆设,而是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实施的,谁也动不得的“硬杠杠”。
  “村里人好吃糠,攒了钱发大丧”。有的儿女在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孝顺,可办起丧事来,全村的人都来吃喝,还得请吹鼓手,不花一两万,不折腾五六天不算完。张玉亭召开村民大会,向陈规陋习“开刀”,进行殡葬制度改革,倡树     “厚养薄葬”的新理念。现在,毛坨村办丧事只须一天半的时间,花费不超过500元。
  文明赢了,愚昧就走了。为了倡树新风,张玉亭搞评选,发挥榜样的作用:村民杨德福因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处理得好而得到500元“和谐奖”;木工陈胜华因经常上门服务、为村民义务维修而得到300元“服务奖”;家庭妇女杨桂兰长期照料患病的婆婆得到500元“孝顺奖”。这样一来,群众们都比着赛着为毛坨的发展做点什么,村民的整体素质也“水涨船高”。
  今年1月16日,文明信用户李丙年到农村信用社取款,回来后发现多出1万元现金,知道是营业员出了差错。他二话没说,立即报告村支书,返回信用社,将多余的1万元如数交给营业员,感激得营业员不知说啥好。
  毛小红是陕西人,在河口区打工多年,认识了毛坨村的张召永,得知张召永家是文明信用户,就毫无顾虑地嫁给了他。结婚那天,她更是体验到了毛坨村“婚育新风送新人”的新风尚。一下轿就收到了村计生小组表达祝福的鲜花,入洞房的时候又收到了一封关于优生优育的信。如今,“鲜花与信”已成为毛坨村向新婚夫妇表达祝福的方式。
  千变万变,关键是农民的素质要变。张玉亭着重抓好对农民的培训,尤其加强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隔三差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及村务大会,反复讲党的方针政策,播放录像片,以此最大限度地解放农民思想,让农民接受外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倡树文明新风。同时,还充分利用文化大院这一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交流活动,让村民在谈笑间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谈体会,拉家常,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俺讲求个 ‘公平’‘公正’‘公开’”
   1999年春天,村民张玉辉不按村庄规划,自己在村西选了一块宅基地准备建房。得到消息后,张玉亭立即找到他,“二哥,你怎么趁我不在违章建房呢?”见弟弟是来兴师问罪的,张玉辉气不打一处来,“吆,你当了村支书就六亲不认了,俺不想跟着你沾光,这块宅基地是以前村里批的,你还能拆了我的房子不成!”说着拿出证明信。张玉亭看也没看,当着众人的面就把信撕了,“甭管咋说,你必须一天之内把料拉走,把建了的都拆了。”张玉辉虽按照张玉亭说的办了,但打那以后,二哥三年没搭理他。直到近两年,兄弟俩才和好如初。
  如今,张玉亭不仅在毛坨村树立了威信,而且在十里八乡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公正书记”、“调解员”,就连附近村庄群众有矛盾、闹纠纷也都愿意让他出面处理、调解,镇政府遇到难办村也安排他出面解决。
  后墩村原来是当地出了名的乱村,镇上让张玉亭兼任后墩村支部书记,他两年内把这个后进村治理成了先进村……
  哪里需要,张玉亭就到哪里去。几年下来,张玉亭不知调解了多少事,可他总是说,“人家让咱出面那是信任咱,相信咱,咱就得管好,管到底。”
  在毛坨,乡亲们都清楚地记得张玉亭上任时的表态:“我干支部书记首先做到两条:第一条是勤政,就跟自己过日子一样为大伙办事;第二条是廉洁,不沾、不贪、不徇私情。”八年了,毛坨村实施了总投资上千万元的工程,都是由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从设计、招标、施工到结算,全部由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集体操作处理,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向全体村民公开,每项开支都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乡亲们都说,张玉亭为给村里省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毛坨村富了,美了,毛坨人也文明了。毛坨村被评上了市级小康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全省科普工作先进村,村党支部被授予市五好先进党支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张玉亭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利津县首届劳动模范、十佳科技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全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十大杰出农民、文明市民,并光荣当选为东营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张玉亭八年奋斗成就了毛坨村。他与时俱进、公道正派,不愧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不愧为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都说,付出的越多,回报的就越多。的确,张玉亭付出了整个身心,得到的是父老乡亲的真心拥护和一片赞誉。

  编辑: 杜福
 
 相关新闻
· 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新农村建设
·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 强村强企带动 专业特色推动——即墨新农村...
·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
· 临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服务社会...
· 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探究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财政支持政策——基...
·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保险支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