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绍迎 赵平贵 曹正伦
“晚上点灯用煤油,为了衣食愁白头,白天聚集蹲墙脚,到了傍晚上炕头”。20年前,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的粮套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也是当时该村的真实写照。“衣食住行不再愁,小村瓦房变洋楼,村民村貌变了样,全靠电力来带头” 而今天,在这个小村里又流传出了这个新顺口溜。 粮套村位于水泉镇南部的09公路西侧,是一个只有七十户的小村,两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路两边的树木花草,使小村充满了生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在阳光下格外美丽。 “俺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供电部门为俺们打开了致富路,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供电部门对俺村的扶持帮助。”顺着街道,我们来到了原村书记于绍兴家里,便和攀谈起村子的变化,他边让座边感激地说,“没有电,就没有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供电部门的扶持就没有俺今天的粮套村。” 20多年前的粮套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山套里,和其它穷山窝窝村一样,过着“为了孩子愁白头,吃水贵如油”的用电难、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男青年找对象难的“十难”生活,天旱时,村民吃水要翻过一道山坡,到10里外的山沟里排队等水,一趟水来回要大半天,农忙时,村民们只好打着灯三五成队的用晚上或黎明时间去等水。孩子要跑到十多里的外村去读书,一连多年村没有结婚喜事,男青年只好外出到建筑队、砖厂去打工,挣些血汗钱,人均年收入仅足百元。 1984年扶贫的春风给这个祖辈靠天吃饭的小村庄带来了希望,枣庄电业局作为扶贫单位,全力以赴,一方面积极筹集扶贫资金,另一方面抽调了各专业人员,组成了扶贫队伍,带着衣食行李,锅碗瓢盆,由一名副局长带队,住进了这个小山村,拉开了扶贫的序幕,制定该村脱贫计划,研究经济发展规划,为该村出点子,想办法,率先在全市扶贫村中实现了户户通电,把光明送到了家家户户,使这个祖祖辈辈靠油灯照明的村子,结束了油灯的历史,通电那天,全村像过年一样,家家放起了鞭炮,户户整夜通明,老人们望着风吹不灭,手打不掉,不喝油又没有烟的“洋灯”感激地流下了眼泪,孩子们坐在灯下连觉都不睡,那夜,村里有好多人都整夜没有睡觉。 为彻底解决该村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等难题,尽快使村民甩掉贫穷的帽子,供电部门投资为该村建起了学校,先后为该村村民购买了山楂、葡萄、花椒等树苗,多次聘请农业和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到该村指导村民管理。并于1986年上级党委政府对该村进行了整体规划,将该村从山套里迁移到了大路边,规划新建了路面硬化、路边绿化、用电标准化、庭院经济化、住房统一化等十化一体的新村, 供电部门再次筹集资金,配合政府,帮助村民新建了40位宅房,每家院内都载上了樱桃、黄杏等果树。并组织施工人员新建了配电室,架设了高低压线路,把电送到了每一家,为该村铺设了水泥路、购买了绿化树苗,安装了路灯。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题,供电部门又多次派人前往济南聘请水利专家找水源定井点,先后打了两眼,因地形复杂,地下岩石过硬,都没有成功,面对贫困的村民和穷山恶石的村子,供电部门没有放弃打井的念头,再次请来了省市水利和地质部门的专家,进行了综合“会诊”,终于在离新村子300多米处,成功的打了一眼百米深水井,为让家家吃上自来水,供电部门又扶持在村子里建了一个600多立方米的储水池,铺设了300多米引水管道,使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为感谢供电部门的扶持帮助,名传子孙后代,村民们就在井上竖了一块石牌,取名为“利民井”。 供电部门不仅给粮套村的村民送去了光明,而且也给该村的村民打开了致富路。今年36岁的于飞,初中毕业后,因村子穷,条件差,被逼外出,跟随一个亲戚去城里做起了水果生意,在城里做了10多年生意的于飞前几年回到了村里,在家里做起了生意。 在村大路的一个砌块加工厂,我们见到了他,便和他聊了起来,他笑哈哈的说“过去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现在村子条件好了,有电有水有路,政策又好,在自己的村子里发展有前途,有干头,自己能富,也能带动老少爷们富。” 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去年,他投资六万多元在村大路边新盖了一座二层小楼,今年又投资新建了一个砌块加工厂,效益很好。 “我计划明年再建一个石料加工厂,这样能安排更多的村民。”问起今后的发展计划,于飞充满信心地说“这几年我联系收购的红梨、樱桃、地瓜枣大多都销往青岛,明年我想再多联系一些客商,拓宽销售渠道,让俺村的产品不出村就能卖上好价钱。” 在采访中,村现任书记于千河介绍说“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都好几千元,于瑞红今年春天仅院内的樱桃一项就买了15000多块钱,要是没有水浇,好几年都卖不了这么多钱,这都是供电局给我们带来的福,村民对供电部门的感情至今还是那样深。” 昔日的扶贫村,今天真的风光起来了,兢兢业业地供电人用辛勤和汗水描绘了粮套村的美好今天,有党的好领导\好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图中,我们相信粮套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