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却给我们留下了1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
听说巴老走时,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一直陪伴在巴老身边,他不仅是《上海文学》的执行主编,还是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出版过研究巴金的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巴金研究回顾与展望》、《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巴金图传》等。连日来,记者在上海曾多次尝试和陈思和教授联系,希望通过这位巴金文学研究专家更全面、更深刻地解读巴老的文学作品,昨天上午,忙于巴老善后事宜的陈思和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寒夜》、《随想录》:
这是巴金最优秀的作品
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50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创作以中、长篇小说为主。由《灭亡》经过《家》到《寒夜》,这位热情勤奋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许多作品还被搬上了舞台。在巴老留给后人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哪些书是最值得后人潜心拜读的呢?陈思和对记者推荐说巴金早期作品《寒夜》和晚年的《随想录》是他一生两个历史阶段中最重要也是最优秀的作品。
“1945年底,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寒夜》,他为诅咒旧的社会制度投出了最后的标枪。随着生活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发展,他的创作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反映在英雄主义色彩逐渐黯淡,反抗的激情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逐渐收敛,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愈益发扬,这些都使巴金的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特色。”
在陈思和看来,巴金先生对历史的反思主要贡献于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他写作《随想录》的年代。《随想录》及其后来的《再思录》更被誉为是讲真话的大书,陈思和告诉记者,在其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中,曾专门列了一节评价《随想录》,标题就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9个字。“巴老把‘说真话’当成维护良知与操守的武器、衡量自己人格标准的最后底线。”
《家》、《春》、《秋》:
巴金写给青年的
三本小说
处女作《灭亡》完成以后,出现了巴金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从1929年到1937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创作了《家》的续集《春》和《秋》。“在我看来,这三本书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对于青春、生命和爱的歌颂,是巴老写给青年人的最重要的三部作品。”陈思和评价说,“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丧失了青春的热情,被现实功利和斤斤计较遮蔽了眼睛,看不到人是需要有青春活力、需要有朝气蓬勃的理想和热情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人类社会还需要用青年的力量来创造未来世界,那么,巴金先生所描写的青春生命的激流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众所周知,巴金文学作品意象单纯,语言浅白,这是他文字的最大特色。对于很多人现在不理解巴金,认为他的作品比较单纯肤浅这一问题,陈思和也进行了坚决反驳,“意象单纯并不能反映作家思想追求的单纯,语言的浅白也不能反映他审美追求的浅白。”陈思和以巴金名著《家》为例解释说,“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它与反封建的意义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在反封建主题的另一面,这部小说所潜藏的人性的激流因素,却被严重地忽视。”陈思和认为,当人们以为封建一说已经过时的时候,这部小说的积极意义也就被忽视了。“其实从《家》里所描写的人性悲剧来理解的话,像高觉新的性格悲剧与感情纠葛,即使发生在今天也没有过时,同样能以血淋淋的感情激发起当代人直面生活的勇气。”
如何解读巴金的作品:
阅读就是对作家
最好的尊重
“巴老在晚年克服巨大的疾病折磨,亲手编辑出版了26卷创作全集和10卷本的翻译全集,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还有一些作品未能以全貌收入全集面世,但大致上这两套书可以反映巴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成就与贡献。”陈思和总结说,“巴老一直把创作看作他安身立命之本,从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全部认真思索。”巴老逝世后,陈思和曾对广大读者提出了“回到巴金作品”的口号,“我们要重新来研究巴金,阅读巴金,阐释巴金,把巴金作品的意义引向多元的复杂的当代的理解,使巴金的作品与青年人的当代生活理解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巴金作品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
尊重一位作家,首先应该去尊重他创作的作品。谈到后人应如何解读巴老的文学作品,陈思和教授表示,“巴老曾经多次说过,作家是以作品与读者交流的,他通过创作与翻译来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所以要认识巴金,学习巴金,评价巴金,都应该从巴金的写作实践出发,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读与阐发,来了解这位作家的伟大人格力量。”巴老走后,他留下的作品是否还能够拥有以前的影响力?陈思和坚定地回答,“巴金的影响对于后人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只要有人需要青春、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正义、需要梦想,他们都会想起巴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