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当家产业做活镇域经济

2010-10-06 08:2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 记  者 于向阳

    通讯员 韦  勇  郝晓彤 报道

    本报莱芜讯 9月15日,在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阳光食品有限公司院内,200 多名农民工正在对生姜进行清洗、保鲜、装箱。“每周都会有20多个集装箱出口到中东、北非等国际市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产品储藏加工作为羊里镇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今年前7 个月实现出口创汇6071万美元,同比增长56%。

    像羊里镇一样,莱城区13 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一个个特色经济镇、特色产业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走活了全区镇域经济发展“一盘棋”。去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1.6 亿元,在全省位次由4年前的 78位上升至47 位;全区13 个乡镇(街道)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千万元。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当家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优化资源配置,是形成特色鲜明镇域经济的活力之源。”莱城区委书记郑金启告诉记者。

    山东万兴公司是杨庄镇一家从事生姜和大蒜种植、加工、销售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从2006 年开始,公司连片承租800 多户农民的5000亩土地,进行基地化生产,产品达到日本有机食品和欧盟GAP 标准,每吨出口价格达到3000美元以上。目前,公司姜蒜产品占欧盟市场份额30%以上,去年出口额实现7963万美元,成为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

    作为“中国生姜之乡”,莱城区以杨庄镇为核心,在中西部的杨庄、寨里、大王庄、羊里等四个乡镇,规划了面积180平方公里的莱芜“农高区”。目前,全区已发展姜蒜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320 家,姜蒜加工能力达到120 万吨,是当地姜蒜产量的 2倍多。去年,农产品出口增幅达145%;今年上半年增长88%。

    为激活城乡发展要素,莱城区实施“两股两建”改革,即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承包经营股权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可流动、能增值的资本。 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类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70 家,有30%的农户参与了合作组织,农民收入的 40%来自于合作组织。

    为解决土地资源紧张,莱城区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路子。“飞地项目”所得利税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70%归引进方,30%归项目所在地方。此举大大调动了各乡镇(街道)异地发展项目、培植工业财源的积极性。目前,全区各镇(街道)引建到重点园区的“ 飞地项目”126个,项目入园率达70%以上。
余梁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