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6月24日发布的“报纸印刷技术新标准—GB/T17934.3-2003代替GB/T14705-1993”,将于2003年12月1日实施。这个新标准的发布和执行,对于提高报纸、尤其是彩色报纸的印刷质量,有极重要的意义。现予转发,请各报社分管领导、印刷厂长、印务中心经理及印刷各工序的负责人和有关操作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引言
在生产网目调彩色复制品的时候,预先规定一组最低限度的、专门确定打样和印刷视觉效果及其他技术性能的参数对分色人员、打样人员和印刷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规定可以帮助制作出合格的分色片,并且可以使非印刷机打样或印刷机打样尽可能逼真地模拟最终印刷成品的视觉效果。 本部分列出了一组最低限度要求的工艺参数值,用来确定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打样样张和印刷成品符合相关技术性能。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
1 范围 GB/T 17934的本部分规定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单色和多色胶印印刷的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网目调分色片晒版所进行的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打样、印刷过程,也适用于直接制版工艺(CTP)和相应的打样、印刷过程。 本部分不适用于线条网屏和非周期性网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79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8941.3 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 75°角测定法(GB/T 8941.3-1988neq TAPPI T498 cm1985) GB/T 11501 摄影密度测量的光谱条件(GB/T 11501-1989neq ISO 5131984) GB/T 17934.1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1部分:参数与测试方法(GB/T 17934.1-1999eqv ISO 12647-11996) CY/T 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ISO 5-4 摄影术 密度测量 第4部分:反射密度测量的几何学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934.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7934的本部分。 3.1 冷固型油墨胶印 coldest offset 油墨主要被承印物所吸收而不需要加热干燥的一种平版印刷方法。 3.2 非周期性网屏 non-periodic screen 无规则网线角度、无固定网线数的网目调网屏,一般指调频网屏。 3.3 底色去除 under colour removalUCR 在四色复制中,减少图像暗调处的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工艺方法。 3.4 灰成分替代 grey component replacementGCR 在四色复制中,从亮调到暗调的范围中把三原色叠印区域的灰成分全部或部分去除,代之以增加黑色成分来补偿的工艺。 3.5 分色片线性化误差 tolerance of linearization 分色片上测量的网点百分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显示的网点百分比的差值。 4 质量要求 4.1 分色片要求 4.1.1质量 分色片的实地密度值(包括片基密度值)≥3.50,片基灰雾密度值(包括多层片基叠加后的)≤0.15,网点区域的透明部分应通透。 分色片的线性化误差应≤2%。 网点边缘(虚边)宽度不能大于网线宽度的1/40分色片上的网点、文字不应有明显的破裂。 分色片应版面清洁,无划痕、脏迹、折痕。 分色片的质量可按GB/T 17934.1中附录C规定的方法来评价。 4.1.2 网线数 对于单色和彩色印刷,网线数应为34线/cm~48线/cm85线/in~120线/in。 4.1.3 网线角度 对于单色印刷,网线角度应为45°。 对于彩色印刷,采用无主轴的网点(如方形、圆形),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为30°,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为45°,黄版与其他色版的网线角度相差15°。 对于彩色印刷,采用有主轴的网点(如椭圆形网点),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为60°,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为45°或135°,黄版的网线角度为0°。 注:主色版是反映图像主题的色版。在多数情况下,主色版是墨色版或品红色版。 4.1.4 网点形状 可使用方形、圆形或其他点形网点。推荐使用椭圆形网点,其第一次网点搭接出现在胶片阶调值为40%处,第二次网点搭接出现在阶调值为60%处。 4.1.5 套准误差 一套分色片的对角线长度误差应≤0.02%。 4.1.6 阶调值总和 阶调值总和一定不要超过260%。当阶调值总和达到此极限值时,黑版阶调值不应超过85%。 4.1.7 灰平衡 为实现印刷品的视觉灰平衡,一般情况下,推荐由下列阶调值组合而成,用分色片上的网点面积百分比表示。 注:用不同的纸张、油墨和印刷条件,则灰平衡数据有所不同。 4.2 印刷要求 4.2.1图像的视觉效果 4.2.1.1印刷承印物(即新闻纸)颜色 印刷承印物颜色应符合表1规定的CIE L*,a*,b*值,并在表2所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打样用承印物应与印刷用承印物一致,打样用承印物与实际印刷用承印物之间的CIE L*、a*、b*的偏差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注:CIE L*、a*、b*色空间是1976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均匀色空间,该空间是三维直角坐标系统。L*为明度指数,a*,b*为彩色指数,△∑ab*为色差。
表1 常用新闻纸的CIE LAB L*、a*、b*值、光泽度和亮度
L*a |
a*a |
b*a |
光泽度b/% |
光度c/% |
81 |
0 |
3 |
<7 |
56±4 |
a测量按照GB/T 17934.1中5.6的规定,用D50光源,2°视场,45°/0°或0°/45°几何条件,黑色底衬。
b测量按照GB/T 8941.3的规定。
c 460nm处的反射率。 |
表2 承印物颜色的偏差
|
ΔL* |
△a* |
Δb* |
打样承印物应当≤ |
2 |
2 |
2 |
印刷承印物应当≤ |
2 |
1 |
1 |
印刷承印物起码≤ |
3 |
2 |
2 |
4.2.1.2 印刷承印物光泽度 印刷承印物的光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1.3 油墨颜色 打样样张上C、M、Y、K实地墨的CIE L*、a*、b*的目标值应符合表3规定,色差值应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双色叠印的CIE L*、a*、b*色度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打样样张与付印样张之间的色差△∑ab*不应超过表4所规定的偏差值。 在生产过程中,印刷原色实地墨的变化受后工序条件的限制,因此,至少应有68%的印刷成品与付印样张之间的色差△∑ab*不应超过表4中的规定,且最好不要超过规定值的一半。 注1:间色红、绿、蓝的色度值取决于印刷色序,并且会随着印刷机械、承印物的表面特性和油墨的流变性与透明性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符合规定的三原色C、M、Y并不能够保证其间色符合表3给出的数值。 注2:表3中的数值与用我国的新闻纸冷固型油墨所进行的测试有关。 注3:附录A的表A.1给出了用反射密度计测量表3中相同印样所得到的反射密度值。表A.1也适用于单色胶印。
表3 新闻纸上或打样承印物上的油墨的CIE LAB L*、a*、b*目标值
|
L*a |
a*a |
b*a |
青 |
57 |
—23 |
—27 |
品红 |
53 |
48 |
0 |
黄 |
79 |
—5 |
60 |
黑 |
40 |
1 |
4 |
青+黄(绿) |
53 |
—34 |
18 |
青+品红(蓝) |
41 |
7 |
—22 |
品红+黄(红) |
52 |
41 |
25 |
a测量按照GB/T 17934.1中5.6的规定,用D50光源,2°视场,45°/0°或0°/45°几何条件,黑色底衬。 |
表4 印刷原色油墨实地的CIE LAB △∑ab*色差值
|
K |
C |
M |
Y |
偏差 |
5 |
5 |
8 |
7 |
允差 |
3 |
3 |
5 |
4 |
4.2.2 阶调值复制范围 分色片上5%~85%的网点应能够稳定均匀地转移到承印物上。 4.2.3 套印误差 任何两个色版的图像套印最大位置误差应≤0.30mm。 4.2.4 网点增大值 4.2.4.1 目标值 印刷过程的网点增大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并在表6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GB/T 17934.1的规定。
表5 测量彩色印刷品上对应胶片上50%网点处得到的网点增大值
|
网点增大值 |
阳图型版材,接触曝光晒版 |
阴图型版材,接触曝光晒版 |
34线/cm |
24% |
30% |
40线/cm |
27% |
33% |
注:黑墨通常比彩色墨印刷的墨膜厚度厚,所以黑墨的网点增大值要比彩色墨高2%。 4.2.4.2 误差和中间调扩展 打样样张或按4.2.4.1规定的目标值得到的付印样张的网点增大值的误差应在表6规定的偏差范围内。打样样张或印刷成品的中间调扩展应不超过表6给出的数值。测量方法应符合GB/T 17934.1的规定。 印刷成品的网点增大值与付印样张之间的允差应在表6所规定的范围内。
表6 打样样张、印刷品的网点增大值误差和最大中间调扩展
|
打样偏差 |
印刷品 |
偏差 |
允差 |
分色片上阶调值 |
40%或50% |
4% |
5% |
5% |
75%或80% |
3% |
4% |
3% |
最大中间调扩展 |
打样 |
印刷品 |
5% |
6% |
注:最大中间调扩展是指在中间调处C、M、Y三原色网点增大值的测量值域目标值差值之间的最大允差。
4.3 印刷品的外观要求 4.3.1 版面整洁,无明显的脏迹,无皱折。 4.3.2 墨色均匀,文字清晰、无重影,无明显缺笔断划、糊字和坏字。 5 检验条件和仪器工具 5.1 检验条件 印刷质量检验条件应符合: a)作业环境呈中性灰色、防尘、整洁; b)作业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湿度为()% c)彩色印刷品的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 5.2 检验仪器和工具 印刷质量检验仪器或工具如下: a)符合要求并已检定合格的密度计; 注:密度计的测量光孔孔径应≥3.0mm。 b)符合要求并已检定合格的色度仪; 注:色度仪的测量光孔孔径应≥3.0mm。 c)50~100倍读数放大镜; d)10~15倍放大镜; e)符合要求的测控条; 注:测控条的网目线数应在34线/cm~48线/cm圆形网点,网点边缘宽度≤4μm,实施密度≥4.0。 f)对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0.20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
表A.1给出了在表3所用的测试印样上测量得到的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
表A.1 在表3所用的测试印样上测量得到的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度值。
|
ISO Ta响应(非偏振片b) |
实地平均反射密度 |
实地密度范围 |
青 |
实地 |
0.94 |
0.85~1.10 |
纸张c |
0.22 |
0.20~0.25 |
品红 |
实地 |
0.94 |
0.85~1.10 |
纸张c |
0.22 |
0.20~0.25 |
黄 |
实地 |
0.90 |
0.80~1.05 |
纸张c |
0.25 |
0.22~0.28 |
黑 |
实地 |
1.10 |
0.95~1.20 |
纸张c |
0.22 |
0.20~0.25 |
a 按照GB/T 11501中规定的响应。
b 所有的密度值包括纸张密度值,都是按照ISO 5-4标准,将试样放置于黑色底衬上测得的。
c 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量。 |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 12647-31998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B.1给出了本部分与ISO 12647-3199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表B.1 本部分与ISO 12647-31998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的章条编号 |
技术性差异 |
原因 |
标准名称 |
删除了ISO 12647-3标准名称中的“凸印” |
目前我国已淘汰新闻纸凸印工艺,故本部分只规定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技术要求 |
1 |
简化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删除了“不适用于新闻纸的柔性版打样和印刷” |
以适合我国国情,使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简洁明确,符合标准的名称,便于使用者使用 |
2 |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
以适合我国国情,便于使用者使用 |
3.3 |
增加了“底色去除”术语和定义 |
本部分引用的GB/T 17934.1标准中无此术语和定义,而此术语和定义又是本部分所必需的 |
3.4 |
增加了“灰成分替代”术语和定义 |
本部分引用的GB/T 17934.1标准中无此术语和定义,而此术语和定义又是本部分所必需的 |
3.5 |
增加了“分色片线性化误差”术语和定义 |
本部分引用的GB/T 17934.1标准中无此术语和定义,而此术语和定义又是本部分所必需的 |
4.1.1 |
增加了“分色片线性化误差应≤2%”及“分色片应版面清洁,无划痕、脏迹、折痕”的要求 |
因为分色片质量对于确保印刷成品质量很重要,除应规定定量要求外,定性要求也不可少,因此增加此内容 |
4.1.2 |
修改了网线数的上限值,用“48线/cm”代替“40线/cm” |
以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部分新闻纸的彩色印刷已采用此网线数值 |
4.2.1.1表1 |
L*值用“81”代替“80”,b*值用“3”替代“4”,光泽度值用“7”替代“5”,亮度值用“56±4”替代“60” |
这些参数数值的修改是依据本部分规定的测试方法在对我国国产多种新闻纸张样张进行大量测试验证工作的基础上作出的,以适合我国国情 |
4.2.2 |
阶调值复制范围的下限值用“5%” 代替“3%” |
根据我国新闻纸的现状和实测确定 |
4.2.4.4表5 |
删除了对凸印和阳图型版材照相曝光晒版的网点增大值的规定 |
目前我国已淘汰了此种印刷工艺 |
4.3 |
增加了“印刷品的外观要求”一章的规定 |
增加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利于直观地评价印刷品的质量,以适合我国国情 |
5 |
增加了“检验条件和仪器工具”一章的规定 |
针对第4章提出的质量要求,规定检验条件和仪器工具,便于产品检验,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以适合我国国情 |
附录A |
由“资料性附录”修改为“规范性附录” |
因为国际标准采用CIE LAB L*、a*、b*色度值来评价印刷品的视觉效果,附录A中列出的实地密度值仅作为参考,但目前我国仍普遍采用实地密度值这一参数,还需一定时期过渡,故将该值也制定在标准中以增强可操作性 |
修改了表A.1中的实地密度值,并增加了实地密度范围值 |
实地密度值的修改及实地密度值范围的确定是依据本部分规定的测试方法,在对我国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印刷样张进行大量测试工作的基础上得到的,以适合我国国情,增强可操作性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