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吻戏惊现银幕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迅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探索与突破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第一场吻戏、第一个国际大奖、第一部武侠片、第一批风格化导演,全都涌现在这一时期。几乎每部电影都是一个话题,几乎每部电影都有一种突破。今天在影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从那时崭露头角。
当事人·口述
●郭凯敏(《庐山恋》主演)
●史东明(电影局审片之一)
1980年电影《庐山恋》,不仅完美地呈现出了庐山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多个纪录。比如《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并且出现了当时罕见的吻戏;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过《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庐山恋》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庐山当地政府特意修建了一座影院,只放这一部片子,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1980年相对保守的中国,这第一个吻是如何拍摄的,如何审查通过的呢?
审片 吻戏通过很顺利
现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的史东明,当年参与了《庐山恋》的审片工作,他告诉记者,虽然在当时《庐山恋》有敏感的地方,比如是纯爱情主题、有吻戏等,但是通过很顺利,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也未被要求大修大改。史东明说:“1980年是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电影局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审查影片的组织,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审查标准,都是按照当时领导讲话的精神和对文艺方针的理解来审。我记得审查《庐山恋》的时候,是在东城区礼士胡同129号的电影局放映厅,审片的有20多个人,有电影局的局长、业务处室的,还有一些社会的专家。《庐山恋》过得比较顺利,个别镜头做了修改,主要是大家觉得这个片子比较清新,虽然有吻戏,但是很清纯的。导演自己也比较注意,没有太突破尺度。之前像《天云山传奇》也是说爱情的、《生活的颤音》也有了接吻的意图,所以这方面并没有过多限制。”而对于《庐山恋》的审查时间,史东明表示:“当时的情况(1980年左右)全国每年的电影有50部左右,1/3的片子审片当天就能通过,比如像《喜盈门》。如果是敏感题材、伤痕文学什么的,一般在一周到10天之内给出一个意见去修改。有拖得比较长的,像广西厂的《一个和八个》,因为它比较超前,引起了很大争议。《庐山恋》应该是介乎于两者之间,没有当天通过,也没有一周那么长。”
主演 吻戏事先没预演
电影《庐山恋》火了主演张瑜和郭凯敏,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全中国少男少女的偶像。而25年之后,两人还在影视圈忙碌。在南京赶往合肥的路上,郭凯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电影放映以后,我们两个人的名字被人们议论得多了。也有人猜我们俩是不是一对,那时候这种谈恋爱的想法肯定有,还很多,但是客观环境不让你想,周围无形的眼睛很多,因为我们那个时候还是学生辈演员。当时想的是如何把这个角色塑造好。当然了,我跟张瑜私交特别好,是一种男女之间为了演这个戏,相互之间的一种尊重。导演当时知道我们两个人都是单身还没有谈过恋爱,就故意制造一些气氛和环境让我们两个人独处,找那种感觉吧。”谈起片中的吻戏,郭凯敏表示:“接吻戏导演一开始并没有说,后来才说的。其实很单纯,不像现在的影视剧那么激烈。而且拍的时候也没有走戏,事先试一遍都没有,很自然,按人物故事发展就水到渠成了。我和张瑜在戏中建立这种感情以后,戏里头出现的眼神都特别准,不闪不假。我觉得其实在《庐山恋》的表演过程当中,我们两个保持了一种基本的东西,也就是作为一个演员所不可缺的东西,最真的、最纯的那一面,我们在拍戏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杂念掺杂在角色之中,所以表演比较自然,造作的痕迹比较少。”
●一大帮派
第五代导演群体
在武侠小说中,丐帮通常被描写成江湖第一大帮;如果说起电影界的第一大帮,无论是从人数,还是作品质量来说,第五代都是当之无愧的,名气远远超过之前的一二三四代,和之后的六七代。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数得着的电影,几乎都是他们拍出来的。虽然科幻、喜剧逐渐消亡让人扼腕,但是可喜的是三位大腕诞生了,统治当今影坛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此时登上历史的舞台。《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通俗地说,风是老百姓看的,雅是诸侯读的,颂是王阅的。凯歌导演占颂,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有王者之风,走文艺路线;谋老占雅,西北枭雄,“土里来土里去”,以农村包围城市起家;冯爷占风,本布衣,浪迹于京城,靠贫嘴得一席之地。
●玩科幻玩喜剧 上世纪80年代
两个玩意都不在了
如果只看第五代的高手们如何探讨人性,那么未免太严肃了一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也出现了娱乐化、商业化的电影,像科幻片、喜剧片,也出现了陈强、陈佩斯这样的父子黄金搭档,可惜转瞬即逝。玩科幻,没钱;玩喜剧,没脑子,就像现在很难找到正宗老北京奶油炸糕、灌肠、卤煮一样,两个好玩的玩意没了。科幻倒了,唯一的“独行者”张建亚都改玩古装,去拍电视剧《贞观之治》了;京味幽默撤了,冯小刚倒腾《夜宴》,去勾心斗角了。
●《一个和八个》 1984
第五代开山之作
1983年拍摄的电影《一个和八个》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其实只要看看这个片子的阵容,就没什么话说了。导演张军钊,艺术指导郭宝昌,摄影肖风、张艺谋,美术指导何群,置景黄建新,演员陈道明、陶泽如、赵小锐、谢园,都是主力。由于意识太超前、太反传统,该片拖了11个月才得以通过上映,之后第五代导演也始终与争议连在一起。
●《黄土地》
第五代导演奠基作
那时候的凯歌导演还不认识满神,只知道西安的张艺谋;也没有领悟到无极世界的真谛,只知道西北的豪情肃杀让自己格外激动。结果“绝代双骄、双剑合璧”,打造出了《黄土地》这部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在1993年,凯歌导演拍出了大作《霸王别姬》,李碧华的文字、张国荣的眼神、李宗盛的歌曲,任何一点都足以令人感动不已。只不过之后凯歌导演的情色片《温柔杀手》、电视剧《蝶舞天涯》等作品失望、困惑多于感动,直到《无极》出现,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感动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会变黄……
●《火烧圆明园》1983
国内首部清宫片
当时香港大导李翰祥作为第一位赴内地拍片的非左派电影人,又是这种历史大片,压力巨大。好在反响强烈,还让刘晓庆成为国内花旦的一姐,梁家辉开始被港人接受,张铁林打下了清宫戏的底子,为日后他和张国立、王刚的戏说埋下伏笔。而且《火烧圆明园》也掀起了清宫戏的潮流,一时间各种跟风之作不断,让观众对中国近代正史和野史有了充足的了解。
●《红高粱》1988
首部获国际大奖影片
《红高粱》是中国第一部A片,就是第一部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的影片,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名头让人对张艺谋刮目相看。张艺谋其实一直很踏实,所以《菊豆》、《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很火,稍微偏离大方向一点,杜撰《英雄》、《十面埋伏》遭到棒喝,马上又根据真人真事“走单骑”。
●《大撒把》1992
“贺岁剧铁三角”首次合作
这是葛大爷和冯爷的第一次合作,也是冯小刚、葛优、徐帆“贺岁片铁三角”的第一次实验阵容,为以后中国贺岁片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唯一的不同是当时冯爷还是编剧,上不了导演的台面,正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喊“ACTION”。不过冯式幽默还是给人深刻印象,比如像葛优教徐帆如何取道太平洋,到鸟粪之国,然后移民美国的经典段子。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武侠片 1980
更准确地说,《神秘的大佛》应该是国内首部惊险动作片,加入了悬疑、涉案、爱情等众多商业元素,也是因为太超前而遭禁。一上映便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据说全国上万家电影院场场爆满,那时的门票平均才两毛五一张,全国电影院票房创收上亿元。1982年的《少林寺》才真是第一部武侠功夫片,捧出了功夫巨星李连杰,还有于海、于承惠、计春华等一批至今仍活跃在荧屏上的打星。《少林寺》不仅带火了武打片市场,还极大地丰富了当时媒体的娱乐报道。
●《人到中年》》1982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井》等一批描写小人物感情经历的电影,剧情动人,演员表演细腻,使人为之落泪。也出现了潘虹、姜文、丛珊、朱时茂等一批优秀演员,尤其是潘虹,佳片不断,可惜后来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中埋没了。记者 刘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