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 > 保护与申遗

申遗带动大运河旅游投资

2006-08-31 11:02:32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李梦 吴洪斌 报道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迅速升温,给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济宁市委副书记赵树国介绍,目前,“运河文化旅游带”已纳入济宁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中。济宁古运河俗称运粮河,运河船只经济宁南往淮河驶向江南杭州,北通聊城的临清入“卫运河”直达北京,济宁由此成为“运河之都”。济宁正借大运河申遗之机,着手打造运河之都旅游区。
 
  本报济南讯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迅速升温,给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济宁市委副书记赵树国介绍,目前,“运河文化旅游带”已纳入济宁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中。济宁古运河俗称运粮河,运河船只经济宁南往淮河驶向江南杭州,北通聊城的临清入“卫运河”直达北京,济宁由此成为“运河之都”。济宁正借大运河申遗之机,着手打造运河之都旅游区。
  近日,上海绿房子投资管理公司与枣庄签约,计划投资3亿元开发台儿庄区运河古镇。据了解,该项目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枣庄市委书记马金忠告诉记者:“枣庄市决定以遗存在古城区的明清运河段为载体,以恢复康乾盛世时期古镇历史风貌为主题,以展现灿烂的大运河文明为内涵,充分挖掘古运河的历史人文景观,高标准建设一处古香古色的多功能旅游商贸居住区,依此,将枣庄与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区衔接起来。”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先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描述,其中的“临”即为临清市。“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是大运河给临清造就的繁华与荣光。据聊城市市长张秋波介绍,聊城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绵延境内20公里的河道上,对发掘出来的船闸、古桥、码头等30多处古代遗迹进行了修复,并对游客开放。以古运河为代表的旅游业成了聊城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据了解,大运河沿线城市地上遗留有大量的城址、衙署、驿站、钞关、仓库、寺庙、商铺、桥梁等文物,地下的古墓、沉船、关闸、石坝等文化遗存也极为丰富。古运河畅通时,“船舶往来,商旅辐辏”,使当时的德州、聊城、济宁、枣庄文化空前发达、市场极度繁荣,也留给后人诸多旅游景点。
  目前,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段,已知的文物点超过100处,这些历史遗存都是现代旅游业开发的好题材,大运河申遗工作正在引导旅游资本投向运河旅游业。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 运河要贯通 关键在山东
· 古运河风光(组图)
· 李殿魁纵论恢复戴村坝——南望闸
· 大运河,我们应该给您什么?
· 大运河申遗 40多名专家献良策
· “申遗”掀起大运河旅游投资热
· 沿运城市精心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一)
· 陈奎元:科学指导全社会参与共同做好京杭...
· 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侧记:运河“终点...
· 保护京杭大运河刻不容缓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