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说,一个我曾经的朋友即将要背上行囊,如愿奔赴韩国留学。说“曾经”是因为过去有过交流,高考完之后便淡出彼此的世界,留下了有名无实的联系方式,将来山长水远或许也无缘再见。本是一件与我毫无瓜葛的小事,可在那么短暂的瞬间,还是有种苦涩的滋味涌上心...[详细]
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有必要好好谈一谈社会主义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看法和观点。所谓社会主义,就是主张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详细]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就是要满足人民幸福,就是要追求人人出彩! [详细]
多年前,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在全球引起一场轰动,他指出现代社会(以美国为例)一切公众话语逐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在这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确实如此。人们对这个社会的看法逐渐偏向于娱乐化,文化精神逐渐枯萎。在言论自由的微博上,...[详细]
新芽,因为有梦想茁壮成长;雄鹰,因为有了梦想展翅翱翔;激流,因为有了梦想奋勇前进;青年,因为有了梦想艰苦奋斗。 [详细]
古代政治的道德根基是由士大夫构筑的,其在社会价值序列上是沟通天人、弘扬人道的传承者,在社会运作领域上是联系政社、本民尊君的实践者,在社会空间结构上是统合城乡、稳定四民的教化者。世殊时异,尽管古今知识群体的外在形态与内生逻辑颇有差异,但回顾既往却仍...[详细]
1919年,你从五四运动的热血中走来 [详细]
理清利益与民主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利益是什么。利益是在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是需要得到满足。从需要产生到需要满足的过程,就是从追求利益到实现利益的过程。[详细]
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时常会用源远流长,多元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来概括。我想,用这四个词语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名副其实的。而当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传统文化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会碰撞出怎样绚丽的火花? [详细]
“北大才女送快递”的新闻被广泛传播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又是这种博眼球的新闻?随之而来的是围绕着“北大”和“才女”这两个标签,人们开始了又一轮的臆测与争论。北大才女的学历受到质疑,继而又引燃...[详细]
近几年,中国大学生“有学历,没能力”的新闻屡见不鲜,大学生虚度大学生活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人们惊恐的发现,他们很多来自国内的名牌大学,还有一些大学生竟然因为作弊、修不够学分而拿不到毕业证。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这些“青年才俊”究竟怎么了? [详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指引和持久的精神动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价值提出“友善”这一基本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对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友善危机,规范其交往行为,帮助其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具...[详细]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一种文化若要生生不息的发展,就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而这种生命力与适应性恰恰来源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作为新一代青年,更应该...[详细]
蔡倩祎 [详细]
近日,一首名为《马克思是个90后》的rap歌曲以其中英文混搭的歌词和略带“治愈系”的曲风席卷网络,从电视栏目一路火到朋友圈。而歌曲中的男主角就好像当年的那个共产主义幽灵,从欧洲一路游荡到了中国。毕竟时过境迁,他面前的再不是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详细]
中华文化绵远流长,经史子集璀璨生辉。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文明无断层的民族,重视历史、学习历史历来就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详细]
“中国梦”是习近平主席在2012提出的重要理论。“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身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我们也应为中国梦的实现出一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详细]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体指的是:“1、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2、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详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观念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部分功利主义色彩,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花费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多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自觉性不高,认知度不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青年群体思想比...[详细]
爱国主义历来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谈到爱国主义,许多人可能会想起抵制日货、“保钓”游行、抗战英雄、国庆阅兵……却很难感受到最贴切的、最实在的、也是笔者今天所要阐述的最真实的爱国主义。 [详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枝独秀”,其特点在于“特色”,这样的特色不仅避免了重蹈苏东剧变覆辙,而且使社会主义焕发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人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什么?支撑中国...[详细]
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到底是怎么样的?我问流浪者,他们说人人都能有饭吃;我问学生,他们说人人都能有书读;我问老人,他们说人人都能有医疗保障;我问年轻人,他们说人人都能有房住。 [详细]
马克思在文章《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的结尾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这篇文章,我从本科时期就开始读,读过很多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作为即将研三,面临毕业的研究生,今天对这句话又有了一些特别的...[详细]
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始终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立足国情、走向世界、积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爱国主...[详细]
危险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却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徜徉在步行街,我们在高谈阔论感受生活时,是否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呢?是否能体谅到保家卫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军人们呢?[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当前,作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力...[详细]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记载着爱国主义的铿锵力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豺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详细]